22
《送戚郎中》 宋·曾巩
一心清淡本如秋,何必锱铢较两州。
身向宦名虽黾勉,性于人事岂雕锼。
但思簿领忙时俗,便觉溪山静处优。
荔子满盘宁易得,与谁频宴岭边楼。
23
《题三祖山》 宋·王之道
观山不惮远,有癖老增剧。
是行迫王事,所过飞鸟疾。
路傍四五祖,不得着脚历。
朝来所干集,我愿容自适。
24
《呈贾新之兼简谢子畅》 宋·赵蕃
拥衾困朝酲,著帽从宿诺。
我家附东溪,君住穷北郭。
俱悲壹无钱,独愧喜好学。
诗声漫天壤,头白尚丘壑。
去乡今几年,末路得其托。
相望固非远,相见每不数。
所思闻清淡,何意发狂药。
26
《寄缪景文》 宋·刘黻
髫年闻俊发,两岁喜相过。
薄俗交游少,清淡警处多。
巷深留虎迹,树老集禽窠。
无计买邻住,青铜谁共磨。
27
《此意》 宋·刘黻
此意苍苍晓不难,罚令狂士受饥寒。
春风纵好惟贪坐,夜月虽明亦懒看。
杜老却因贫得句,陶潜非为拙辞官。
世情一味嫌清淡,多刈幽兰种牡丹。
28
《閒赋》 宋·许月卿
老大天谙练,殷勤月往还。
岩峦有奇操,泉石亦清淡。
隔浦飞秋叶,开窗看夕山。
天心端正月,潭水夜深参。
30
《礼投子青禅师塔》 宋·释正觉
塔藏玉骨,云抱山腰。
迹尘外泯,道光内昭。
度金针之玉线,续凤弦之鸾胶。
壶春在而花芳枯木,夜鹤鸣而月浸孤巢。
家风清淡兮石牛饮水,儿孙秀拔兮天柱摩霄。
33
《清远江峡山寺》 唐·张说
流落经荒外,逍遥此梵宫。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
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
天香涵竹气,虚呗引松风。
檐牖飞花入,廊房激水通。
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
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
34
《送淡公》 唐·孟郊
燕本冰雪骨,越淡莲花风。
五言双宝刀,联响高飞鸿。
翰苑钱舍人,诗韵铿雷公。
识本未识淡,仰咏嗟无穷。
36
《清平乐》 唐·尹鹗
偎红敛翠,尽日思闲事。
髻滑凤凰钗欲坠,雨打梨花满地¤
绣衣独倚阑干,玉容似怯春寒。
应待少年公子,
39
《清平乐》 宋·晏几道
幺弦写意。
意密弦声碎。
书得凤笺无限事。
犹恨春心难寄。
卧听疏雨梧桐。
雨余淡月朦胧。
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