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写人美人
24
《诫子书》 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修身立志
26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27
《甘州/八声甘州》 宋·刘沆
爱累累、万颗贯骊珠,特地写幽芳。
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
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
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
29
《宿夹江寺》 明·方孝孺
窗开觉山近,院凉知雨足。
淡月透疏棂,流萤度深竹。
心空虑仍澹,神清梦难熟。
起坐佛灯前,闲抽易书读。
33
《拟九颂·雁湖》 宋·程公许
水平湖兮溶溶,雁鸣秋兮雝雝,气相求兮声相应,渺万里兮葭葺丛。
晴云淡兮天宇清,行不乱兮字纵横。
伊美人兮心和平,韵埙篪兮锦乡文。
34
《探梅》 宋·黎廷瑞
山中岁晚甘恬澹,花史时时闻校勘。
天街未首薇药贵,尘世颇嫌桃李滥。
南枝相见眼独明,东风久要交非暂。
长意孤山访突兀,径度平湖浮碧绀。
36
《出城》 宋·李复
今日何日我心伤,出门下马走东冈。
东冈路高人迹断,独立矫首望八荒。
长空澹澹地莽莽,停云黯淡山凄苍。
回薄浩劫何渺茫,冥默销沉寂无光。
37
《晚步》 宋·于石
径狭不容车,溪浅不容钓。
平芜淡云烟,独鸟下残照。
见山孑无言,倚树忽长啸。
徘徊澹忘归,空林明远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