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濯水的诗词(630首)

  • 221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初中文言文莲花品格抒怀

    222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223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宋·朱熹

    纳湖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
    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东渚

    咏物写景抒怀壮志难酬隐居生活

    224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古文观止送别抒怀序文

    225 《单子知陈必亡》 先秦·佚名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
    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
    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
    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

    古文观止写人故事

    226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227 《黄州快哉亭记》 宋·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古文观止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散文

    228 《沧浪歌》 先秦·佚名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楚辞哲理

    229 《渔父》 先秦·佚名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楚辞哲理散文故事

    230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231 《澄碧堂》 元·唐珙

    黄河一清三千年,行潦灭没昆仑源。
    我当濯足万里外,却怪尘土生青天。
    何如曹溪一滴水,太阿削平如砺砥。
    三江五湖不敢流,沧海无风清见底。

    232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233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234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235 《龙井题名记》 宋·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
    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
    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月夜写景访友

    236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现代·毛泽东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237 《渔父·屈原既放》 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238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寒池冬不流,落叶塞泉罅。
    东风日夕来,春色到山舍。
    杖藜遶东溪,流水清可架。
    叠石引之来,潺潺到深夜。

    239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 宋·魏野

    危城闲登临,秋色际空碧。
    四顾廊且平,万虑忽然释。
    精诚日月暗,旷达天地窄。
    壮节但孤耸,愤气欲四射。

    240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清·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