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烛殊的诗词(112首)

  • 41 《念奴娇》 宋·秦观

    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
    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
    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
    少年当此,风光真是殊绝。

    42 《天香(宴钱塘太守内翰张公作)》 宋·毛滂

    进止详华,文章尔雅,金銮恩异群彦。
    尘断银台,天低鳌禁,最是玉皇香案。
    燕公视草,星斗动、昭回云汉。
    对罢宵分,又是金莲,烛引归院。

    43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44 《爱日斋》 元·孙华孙

    曹宗儒讲学之室去日诚可惜,来日还可爱。
    耀灵如转丸,今昨忽相代。
    粤从识日来,旦莫几明晦。
    去来与来去,岁月不我贷。

    45 《芙蓉女儿诔》 清·曹雪芹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长诗

    46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47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48 《与吴质书》 魏晋·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
    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书信思友

    49 《鲁灵光殿赋》 两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叙事建筑赞美

    50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51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52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53 《咏桃花菊一章》 宋·陈东

    潘郎尝望尘,陶令亟避俗。
    胸中定何如,清浊在一瞩。
    河阳艳桃春,彭泽郁秋菊。
    所好邈如许,二子殊品目。

    54 《除夕禁直书事》 宋·徐霖

    夜色浮宫殿,星河耿不昏。
    御香飘十里,银烛照千门。
    只觉天颜近,俄承诏语温。
    遍书春帖子,知是沐殊恩。

    55 《苏武慢 鸣鹤馀音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 元·虞集

    曲,高洁雄畅,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
    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
    曾稽费无隐独善歌之,闻者有凌云之思,无复流连光景者矣。
    予山居每登高望远,则与无隐歌而和之。

    56 《拟唐宫行词乐(四首)》 明·徐有贞

    万岁春游罢,还来宴紫微。
    炉薰清宝席,烛影荡绡帏。
    王子吹龙管,仙妃舞羽衣。
    君心殊未乐,潜召念奴归。
    ¤

    57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58 《观音诗》 宋·释契适

    寂照慈威化不同,闻声清净得殊功。
    指光远射神龙烛,眉彩修弯帝释弓。
    宝器晓凝兰穗露,珠衣秋响桂枝风。
    信知万里從人欲,何患周游鬼国中。

    59 《殿廷初考圹同舍约共赋诗》 宋·五迈

    绍丑夏五初,皇帝下明诏。
    大廷许群英,虚心问道要。
    初考凡六员,同时赴宣召。
    宫讲絮斋子,典刑真克肖。

    60 《上丞相平淮颂》 宋·邢凯

    皇矣圣宋,立国以仁。
    兼爱南北,肤暨介鳞。
    蠢芘逆全,假义俫臣。
    给以餽餫,列之簪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