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否的诗词(150首)

  • 41 《摸鱼儿》 宋·黄机

    惜春归、送春惟有,乱红扑蔌如雨。
    乱红也怨春狼藉,_得泪痕无数,肠断处。
    更唤起、琼鹊催发长亭路。
    征鞍难驻。

    42 《贺新郎(次韵江定轩咏菊)》 宋·冯取洽

    句里思黄九。
    笑王郎、不奈寒芳,腰围如柳。
    得似江郎饶雅趣,时揽黄花诳口。
    吐妙语、与之争秀。

    43 《贺新郎(次韵江定轩咏菊)》 宋·冯取洽

    句里思黄九。
    笑王郎、不奈寒芳,腰围如柳。
    得似江郎饶雅趣,时揽黄花诳口。
    吐妙语、与之争秀。

    44 《琐窗寒(和巽吾闻莺)》 宋·刘辰翁

    嫩绿如新,娇莺似旧,今吾非故。
    空山过雨,睍完留春春去。
    似尊前曲曲阳关,行人回首江南处。
    漫停云低黯,征衫憔悴,酒痕犹污。

    45 《金缕曲》 宋·仇远

    仙骨清无暑。
    爱兰桡、撑入鸳波,锦云深处。
    休唱采莲双桨曲,老却鸥朋鹭侣。
    算只有、青山如故。

    46 《甘州(题赵药牖山居·见天地心、怡颜、小柴桑,皆其亭名·)》 宋·张炎

    倚危楼、一笛翠屏空,万里见天心。
    度野光清峭,晴峰涌日,冷石生云。
    帘卷小亭虚院,无地不花阴。
    径曲知何处,春水泠泠。

    47 《摸鱼儿(别处梅)》 宋·张炎

    向天涯、水流云散,依依往事非旧。
    西湖见说鸥飞去,知有海翁来否。
    风雨后。
    甚客里逢春,尚记花间酒。

    48 《月下笛(寄仇山村溧阳)》 宋·张炎

    千里行秋,支筇背锦,顿怀清友。
    殊乡聚首。
    爱吟犹自诗瘦。
    山人不解思猿鹤,笑问我、韦娘在否。

    49 《宴清都》 宋·杨泽民

    早作听晨鼓。
    征车动、画桥乘月先度。
    邻鸡唱晓,人家未起,尚扃柴户。
    沙边寒雁声遥,料不见、当时伴侣。

    50 《梅子黄时雨》 宋·张矩

    去宿江楼,爱留人夜语,频断灯炷。
    奈倦情如醉,黑甜清午。
    谩道迎薰何曾是,簟纺成浪衣成雨。
    茶瓯注。

    51 《洞仙歌·咏黄葵》 清·纳兰性德

    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
    问取旁人入时否。
    为孤情淡韵、判不宜春,矜标格、开向晚秋时候。
    无端轻薄雨,滴损檀心,小叠宫罗镇长皱。

    咏物品格

    52 《子产论尹何为邑》 先秦·左丘明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古文观止叙事写人对话

    53 《送杨少尹序》 唐·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
    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

    古文观止送别序文

    54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55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56 《齐桓晋文之事》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高中文言文游说仁政思想故事

    57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58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59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60 《运命论》 魏晋·李康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忧思感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