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王迥子高,与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极其情而归之正,亦变风止乎礼义之意也。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
云窗避三伏,竹床横一丈。退食急祖跣,病身聊偃仰。有梦元无梦,似想亦非想。满堂变冥晦,寒阴起森爽。
申湖在陕服,自昔名所重。许昌遗唐律,人口尚传诵。旧迹固蓁莽。胜概犹出众。
沈沈敞幽轩,耸耸列寒柏。清音纳窗户,爽气逼枕席。主人重端劲,坐若对佳客。时复下抚摩,破藓交履迹。此意乃如是,来者当爱惜。大厦须良材,相期早千尺。
孤峰露苍骨,疏木耸坚干。高堂挂虚壁,爽气来不断。
新雨路少人,公子有佳招。下马语未竟,西城趋连镳。初云眺江阁,忽欲登山椒。陟巘践跷踊,舍鞍升迢嶢。
顷年曾记游花谿,宗枢潭府谿之湄。徘徊其上叹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时。岩岩林公天与奇,劲气不为金石移。少以六义鸣上庠,游宦所至英声驰。
移松自南山,昔种十三株。连岁苦久旱,十一已凋枯。两株偶得生,逾年未自如。近觉稍得地,翠柯渐扶疏。
梁苑有修竹,移来正得时。新开一斋馆,分植两轩墀。璅碎青金影,纤圆碧玉枝。物应人共美,性与地兼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