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序的诗词(219首)

  • 1 《序斋丁主簿挽章》 宋·曹彦约

    诗礼彬彬到古风,月桥人物序斋中。
    郑公宅畔乡仍在,马氏台前帐已空。
    万事可堪评夜旦,九泉终不盖英雄。
    只今家学方如此,犹喜先生易未东。

    2 《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南北朝·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古诗三百首咏物梅花言志

    3 《咏园中梅花》 明·皇甫濂

    上月青阳启曙晖,园梅变腊识春归。
    花犹并雪凌芳遍,叶似含情弄影微。
    索落机前纨自怯,香分奁外镜堪依。
    由来物序兼愁思,一咏何郎欲和稀。

    4 《送密秀才吏部驳放后归蜀,应崔大理序》 唐·权德舆

    蜀国本多士,雄文似相如。
    之子西南秀,名在贤能书。
    薄禄且未及,故山念归欤。
    迢迢三千里,返驾一羸车。
    玉垒长路尽,锦江春物馀。
    此行无愠色,知尔恋林庐。

    唐诗三百首乐府冬天边塞生活

    5 《滕王阁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咏史怀古辞赋精选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写景抒情典故励志

    6 《赠白马王彪·并序》 魏晋·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抒情长诗离别亲情悼念

    7 《莺啼序(宫中新进黄莺)》 宋·汪元量

    檀栾宫墙数仞,敞朱帘绣户。
    正春暖、飘拂和风,衮入红尘香雾。
    见丝柳青青,袅娜如学宫腰舞。
    有黄莺、恰恰飞来,一梭金羽。

    8 《遂宁好(并序)》 宋·马咸

    武信旧藩,遂宁新府。
    乃东川之会邑,据涪江之上游。
    人物富繁,山川洒落。
    ……宴东馆之靓深,傲北湖之清旷。
    遂宁好,胜地产糖霜。
    不待千年成琥珀,真疑六月冻琼浆。

    9 《归去来兮辞·并序》 魏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抒情向往归隐田园

    10 《送虚白上人序》 明·高启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
    ”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

    送别序文

    11 《送王含秀才序》 宋·韩愈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
    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
    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

    送别序文

    12 《送孟东野序》 唐·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古文观止议论序文

    13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古文观止送别抒怀序文

    14 《外戚世家序》 两汉·司马迁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
    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
    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

    古文观止序文

    15 《货殖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古文观止序文议论

    16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17 《春夜宴桃李园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唐·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古文观止宴饮抒怀序文

    18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古文观止写景抒愤序文

    19 《梅圣俞诗集序》 宋·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古文观止序文

    20 《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古文观止送别劝勉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