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犯案的诗词(17首)

  • 1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 唐·元稹

    小年闲爱春,认得春风意。
    未有花草时,先醲晓窗睡。
    霞朝澹云色,霁景牵诗思。
    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2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 唐·元稹

    小年闲爱春,认得春风意。
    未有花草时,先醲晓窗睡。
    霞朝澹云色,霁景牵诗思。
    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3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 唐·温庭筠

    忆昔开元日,承平事胜游。
    贵妃专宠幸,天子富春秋。
    月白霓裳殿,风干羯鼓楼。
    斗鸡花蔽膝,骑马玉搔头。

    4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5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6 《心术》 宋·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古文观止议论用兵

    7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8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9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10 《狱中杂记》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叙事

    11 《读书》 宋·曾巩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12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13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14 《与吴兴薛士隆使君游弁山石林先生故居》 宋·范成大

    白苹有嘉招,苍弁得胜践。
    会心不惮远,乘兴恐失便。
    篮舆犯穷腊,共作忍寒面。
    溟蒙云酿雪,浩荡风落雁。

    15 《寄题王亚夫检正不啻足斋》 宋·杨万里

    既得陇,复望蜀,未求宝剑先求玉。
    秦相後车一千谷,唐相胡椒八百斛。

    16 《次韵寄晁以道》 宋·黄庭坚

    河汉牛与女,咫尺不得语。
    欢然共秋盘,以兹不忘故。
    我友在天末,问天许见否。
    云雨隔九关,日月不我与。

    17 《较艺书事》 宋·王珪

    日薄寒云下结鳞,忽驰诏骑绝飞尘。
    麻衣半犯秦关雪,鱼钥横催汉署春。
    黄纸帖名书案密,棠梨雕字赋题新。
    高才顷刻闻天下,谁是墙东冠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