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猛虎兮的诗词(21首)

  • 1 《猛虎行》 宋·徐照

    猛虎出林行,咆哮取人食。
    居人虑虎至,荆棘挂墙壁。
    虎乃爱其身,惊遁不近侧。
    人兮不如虎,甘心堕荆棘。

    2 《捕虎行》 宋·汪襄

    西山春暮繁草木,红白花开映岩谷。
    朝来猛虎忽留踪,猎人挟刃争驱逐。
    坡平草软筋力健,目光两镜照林麓。
    吻牙狐兔何足噬,要向川原饱人肉。

    3 《莫独行》 宋·曹勋

    莫独行,风雨惨惨兮夜不得明。
    道有石坂兮,使汝车败而马惊。
    山有猛虎兮水多暴鲸。
    任重涂远兮无欲速其小程。
    莫独行,莫独行,聊可以俟同志之友生。

    4 《胡无人》 唐·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战争豪迈

    5 《白虎行》 唐·李贺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玦惟将军。
    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6 《归去来·归去来》 宋·曹勋

    归去来,归去来。
    陆行无车,水行无船。
    足重繭兮,羊肠九折,历绝嶮而盘盘。

    7 《悲歌赠吴季子》 清·吴伟业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
    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

    8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韩愈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9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韩愈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10 《有所思二首》 宋·曹勋

    有所思,藐何许,乃在洞庭之阳,潇湘之浦。
    我欲访之限重阴。
    水有吞舟之巨鱼兮,山有食人之猛虎。
    有所思,藐何许,沉沉静夜愁风雨。

    11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喫粥了,洗钵去,法尔圆成正规矩。
    可怜叶氏怕真龙,却怪谢郎欺猛虎。
    本常路,真实语,这僧且问如何悟。
    从来鼻孔大头垂,不用安排兮自著处所。

    12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貌悴情枯,云閒月孤。
    诸根影像有,百念肺肠无。
    毒蛇头少人揩痒,猛虎口是谁捋须。
    有时变态兮,电卷雷驱。

    13 《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辞赋精选写人讽喻

    14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15 《高唐赋》 先秦·宋玉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辞赋精选爱情神话

    16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7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8 《璋监寺写师像求赞》 宋·释正觉

    杳杳冥冥,寒雁影没而秋远烟青;寂寂惺惺,老蚕茧就而风高叶零。
    天机静时活,道环虚处灵。

    19 《题桐柏山黄先生庵门》 唐·吕岩

    吾有玄中极玄语,周游八极无处吐。
    云輧飘泛到凝阳,一见君兮在玄浦。
    知君本是孤云客,拟话希夷生恍惚。

    20 《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宋·彭郁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
    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
    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
    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