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杂曲歌辞·杨柳枝》 唐·齐己
凤楼高映绿阴阴,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谓一枝柔软力,几曾牵破别离心。
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
剑去国亡台榭毁,却随红树噪秋蝉。
86
《赋饮马长城窟》 唐·袁朗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
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
规模惟圣作,负荷晓成功。
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
89
《酬郑沁州》 唐·刘祎之
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
缉图昭国典,按部留宸瞩。
匪厌承明庐,伫兼司隶局。
芸书暂辍载,竹使方临俗。
95
《镂鸡子》 唐·骆宾王
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
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
晕罢空馀月,诗成并道春。
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
97
《赠东岳焦炼师》 唐·王维
先生千岁馀,五岳遍曾居。
遥识齐侯鼎,新过王母庐。
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
玉管时来凤,铜盘即钓鱼。
100
《第三峰》 唐·常建
西山第三顶,茅宇依双松。
杳杳欲至天,云梯升几重。
莹魄澄玉虚,以求鸾鹤踪。
逶迤非天人,执节乘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