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化感的诗词(81首)

  • 1 《万年欢慢/万年欢》 宋·无名氏

    当今圣主,理化感四塞,永减狼烟。
    太平朝野无征战,国内晏然。
    风调雨顺歌声喧。
    箫韶韵,九奏钧天。
    愿王永寿,比南山、更奏延年。

    2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3 《感遇十二首》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咏物寓理

    4 《湖居感伤》 宋·释智圆

    迷真渺无始,飘业产钱唐。
    外族宗南郡,门风祖偃王。
    微缘先劫种,宿习妙龄彰。
    父母怜多病,亲实怪异常。

    5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贞元十七年来献之)》 唐·白居易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叙事豪放抒情

    6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唐·温庭筠

    嵇绍垂髫日,山涛筮仕年。
    琴樽陈席上,纨绮拜床前。
    邻里才三徙,云霄已九迁。
    感深情惝怳,言发泪潺湲。

    7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唐·温庭筠

    嵇绍垂髫日,山涛筮仕年。
    琴樽陈席上,纨绮拜床前。
    邻里才三徙,云霄已九迁。
    感深情惝怳,言发泪潺湲。

    8 《观八陈图有感》 宋·李兴宗

    江从岷来触瞿唐,夏潦溃裂怒势张。
    霜浓水落洲渚露,累累江石堆作行。
    半斜半直半疏密,方营周匝门东出。
    相傅呵获有鬼神,惊波不能移寸尺。

    9 《连理木为何坰赋》 明·徐贲

    松阳之山如游龙,粤罗浮原独巃嵸。
    有坟峨峨树且封,谁其葬者楚国公。
    楚公系同正献宗,煌煌炎宋祠业鸿。
    若子洎孙俱登庸,德泽绵衍何其隆。

    10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宋·刘黻

    至理要一切,精微实高广。
    寄之形气中,今来齐古往。
    众曜列太空,环侍惟斗仰。
    变化妙不测,虚灵本常朗。
    井坐识易陋,帘窥学云罔。
    静玩感兴篇。
    剖陈如指掌。

    11 《中春感兴》 唐·齐己

    春风日日雨时时,寒力潜从暖势衰。
    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诗通物理行堪掇,道合天机坐可窥。
    应是正人持造化,尽驱幽细入垆锤。

    12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宋·刘黻

    坤舆载五岳,乾象垂三光。
    术极宰元化,俯仰无低昂。
    一理贯万有,形色皆停当。
    晋风竞清谈,幽眇夸辉煌。
    坐销白昼尽,狐兔睨其旁。
    天地亦为愁,何但颓偏方。

    13 《近世饮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诗》 宋·李吕

    悠悠古先酒,麴蘖化为醴。
    适口固匪他,诗人咏其旨。
    岐黄作本草,甘辛味所纪。
    惟清香滑辣,四事世云尔。

    14 《感齿发之衰作诗自解》 宋·曹勋

    我生饱艰苦,初年心已衰。
    况今七十化,形惫聊支持。
    头童渐不束,齿败余墙围。
    发落尚乐乐,齿豁良依依。

    15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6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17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18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19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20 《拟行路难十八首》 南北朝·鲍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

    感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