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中春感兴》 唐·齐己
春风日日雨时时,寒力潜从暖势衰。
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诗通物理行堪掇,道合天机坐可窥。
应是正人持造化,尽驱幽细入垆锤。
42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 魏晋·慧远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不觉质自轻。
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
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
44
《种橦花》 元·陈高
炎方有橦树,衣被代蚕桑。
舍西得闲园,种之漫成行。
苗生初夏时,料理晨夕忙。
挥锄向烈日,洒汗成流浆。
45
《咏志六首》 明·黄佐
上山采芙蓉,日暮倾筐归。
驺轲陈王道,脂车向梁齐。
龙战方择肉,志愿空令乖。
理人为之牧,嗟哉名实违。
布谷春无畬,促织秋无衣。
悠悠感物变,恻恻怀烝黎。
¤
48
《食瓜有感》 宋·黄庭坚
暑轩无物洗烦蒸,百果凡材得我憎。
藓井筠笼浸苍玉,金盘碧箸荐寒冰。
田中谁问不纳履,坐上适来何处蝇。
此理一杯分付与,我思明哲在东陵。
49
《初见白发慨然感一》 宋·司马光
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
我年垂四十,安得无华颠。
所悲道业寡,汩没无它贤。
深惧岁朋颓,宿心空弃捐。
视此足自儆,拔之乃违天。
留为鉴中铭,晨夕思乾乾。
50
《北楼感事》 宋·王禹偁
北楼出林杪,登览开病姿。
旁带滁州城,雉堞何逶迤。
下人刺史宅,却临统军池。
伊予翰林客,失职方在兹。
60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