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322
《春情寄子安》 唐·鱼玄机
山路奇支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325
《答栎下先生》 清·吴嘉纪
穷冬伏枕何人问?栎下先生寄我诗。
远问只愁身便死,怜才几见泪沾颐。
吟成梁甫徒增慨,老遇钟期不厌迟。
冰雪溪头扶病起,为君珍重夕阳时!
329
《季夏有怀仲晦》 宋·黄铢
六月苦炎蒸,山居昼方永。
泠然南风至,萧散荷气骋。
蜩鸣绿树阴,鱼跃横塘净。
高蔓展修条,幽篁茁阴颖。
330
《拜扫易斋先生墓》 宋·赵孟坚
只鸡斗酒礼虽微,苦雨终风志不移。
卧病已辜寒食约,践盟犹及小春时,老怀伤感浑如旧,同舍追陪尚可期。
少憩东湖勿匆遽,片云来往正催诗。
333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卫衔石飞。
朝见精卫飞,暮见精卫飞。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334
《挽诗》 明·祝枝山
少日同怀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
朱丝竹绝桐薪韵,黄土生埋玉树枝。
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
当时欲印槌机事,可解中宵入梦想。
337
《寄保暹师》 宋·释宇昭
吟会失秋期,荒山寄病时。
客髭生日早,丛木落青迟。
渴狖窥莎井,阴虫占菊篱。
归心何以见,霜月下天崖。
338
《河阳秋思六首》 宋·宋庠
秋物自能晚,秋声何足悲。
欢应随壮去,病已与衰期。
斗远终难挹,天高不易欺。
此心丘壑恋,匪石恐难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