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不改的诗词(536首)

  • 1 《送郑丈媚孚先改秩用广西诸公韵》 宋·陈宓

    间关万里游岭海,谁知丈夫志有在。
    古贤足迹满四方,岂但青编勤摭采。
    胸多闻见益崔嵬,节历险夷终不改。
    山川辉润认珠玉,草木芬芳瀼兰茝。

    2 《邻女有自经者不晓何因而里媪述其光艳皎洁阅》 明·王彦泓

    明姿靓服严妆乍,垂手亭亭俨图画。
    女伴当窗唤不应,还疑背面秋千下。
    娇痴小妹忽惊啼,懊恼春宵睡似泥。
    何刻停灯开钿匣,几时响屟度楼梯。

    3 《还山留别长安知己》 唐·王季友1

    出山不见家,还山见家在。
    山门是门前,此去长樵采。
    青溪谁招隐,白发自相待。
    惟馀涧底松,依依色不改。

    4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 明·贝琼

    谩秃霜毫临北海,更求雪茧写兰亭。
    知不改无盐陋,浪抹青红斗尹邢。

    5 《松桂堂》 宋·苏泂

    素韠归来痛倚庐,四时花鸟护幽居。
    躬行已达参乎孝,佩服难忘孔子书。
    绿荫千年知不改,清香奕世岂无馀。
    客来已自徵前梦,未必中堂影像虚。

    6 《次韵刘莘老学士惜别言怀兼呈次中察院二首》 宋·苏颂

    诗侣方逢梦与微,摅怀未尽遽言归。
    正思玉鱠将登俎,应笑缁尘又染衣。
    金石交情知不改,辅车形体自相依。
    何时得遂江湖乐,薄宦牵羁甚纆徽。

    7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8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9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10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11 《封建论》 唐·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论述政治

    12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唐·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赠友励志

    13 《书幽芳亭记》 宋·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辞赋精选咏物写花品格寓人

    14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15 《论语十二章》 先秦·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初中文言文学习哲理

    16 《三槐堂铭》 宋·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
    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古文观止赞颂写人

    17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赠别忧愤自传长诗

    18 《襄王不许请隧》 先秦·佚名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
    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今天降祸灾於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古文观止劝告寓理

    19 《与陈伯之书》 南北朝·丘迟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
    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
    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
    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书信

    20 《蓦山溪 中州乐府》 元·张中孚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