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桂台》 宋·舒岳祥
神龙不知身变化,犹认潜鳞为故我。
先生曾出雨八弦,浪静波恬归海卧。
先生两处领桂台,梦寐一生游学舍。
阿宜移扁就山窗,铁画银钩金钮鏁。
102
《送春》 唐·白居易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103
《送春》 唐·杨衡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写水哲理
104
《下第寄知己》 唐·曹邺
长安孟春至,枯树花亦发。
忧人此时心,冷若松上雪。
自知才不堪,岂敢频泣血。
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
105
《玉楼春》 宋·欧阳修
残春一夜狂风雨。
断送红飞花落树。
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
高楼把酒愁独语。
借问春归何处所。
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
109
《山中春思》 唐·独孤及
獭祭川水大,人家春日长。
独谣昼不暮,搔首惭年芳。
靡草知节换,含葩向新阳。
不嫌三径深,为我生池塘。
110
《暮春感怀》 唐·戴叔伦
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园何处此登楼。
落花飞絮成春梦,剩水残山异昔游。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意彩云收。
112
《浪淘沙(有感)》 宋·刘辰翁
无谓两眉攒。
风雨春寒。
池塘小小水漫漫。
只为柳花无一点,忘了临安。
何许牡丹残。
客倚屏看。
小楼面面是春山。
日暮不知春去路,一带阑干。
113
《曲游春》 宋·周密
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
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饧暖丝晴絮,春思如织。
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
114
《沁园春》 宋·刘将孙
书避乱所见女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
后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
行三日,经此桥,睹无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
复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此词虽俚,谅当近情,而首及权奸误国。
116
《祝英台近》 宋·张涅
一番风,连夜雨。
收拾做春暮。
艳冷香销,莺燕惨无语。
晓来绿水桥边,青门陌上,不忍见、落红无数。
117
《暮春》 明·马氏
纱窗睡起蔼朝晖,满院莺声花正飞。
闲里不知因甚事,春来容易送春归。
120
《暮春寄李审言龙图》 宋·邵雍
年年长是怕春深,每到春深病不任。
伤酒情怀因小会,养花天气为轻阴。
岁华易革向来事,节物难回老去心。
唯有前轩堪静坐,临风想望旧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