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原道中》 唐·欧阳衮
分险架长澜,斜梁控夕峦。
宿云依岭断,初月入江寒。
缁化秦裘敝,尘惊汉策残。
无言倦行旅,遥路属时难。
2
《宿山庄》 唐·骆宾王
金陵一超忽,玉烛几还周。
露积吴台草,风入郢门楸。
林虚宿断雾,磴险挂悬流。
拾青非汉策,化缁类秦裘。
牵迹犹多蹇,劳生未寡尤。
独此他乡梦,空山明月秋。
6
《忆秦娥》 宋·汪元量
水悠悠。
长江望断无归舟。
无归舟。
欲携斗酒,怕上高楼。
当年出塞拥貂裘。
更听马上弹箜篌。
弹箜篌。
万般哀怨,一种离愁。
7
《秦楼月》 宋·黎廷瑞
红苞拆。
巡檐一笑风情别。
风情别。
广平空道,心肠如铁。
灞桥更有狂吟客。
短鞭破帽貂裘窄。
貂裘窄。
瘦驴卓耳,一鞍风雪。
8
《苏秦以连横说秦》 先秦·佚名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古文观止故事写人
9
《秦淮歌》 明·史鉴
停君金叵罗,听我秦淮歌。
长江西来几千里,沿洄直入台城里。
浮青荡绿南北流,至今犹号秦淮水。
秦淮之水能容舟,秦淮之上花满楼。
10
《高邮别秦观三首》 宋·苏辙
蒙蒙春雨湿邗沟,蓬底安眠画拥裘。
知有故人家在此,速将诗卷洗闲愁。
笔端大字鸦栖壁,袖里清诗句琢冰。
送我扁舟六十里,不嫌罪垢污交朋。
高安此去风涛恶,犹有庐山得纵游。
便欲携君解船去,念君无罪去何求。
14
《过东山谷口》 唐·卢照邻
不知名利险,辛苦滞皇州。
始觉飞尘倦,归来事绿畴。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
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鸥。
15
《绫》 唐·李峤
金缕通秦国,为裘指魏君。
落花遥写雾,飞鹤近图云。
马眼冰凌影,竹根雪霰文。
何当画秦女,烟际坐氤氲。
16
《绫》 唐·李峤
金缕通秦国,为裘指魏君。
落花遥写雾,飞鹤近图云。
马眼冰凌影,竹根雪霰文。
何当画秦女,烟际坐氤氲。
20
《鸿门行》 唐·袁瓘
少年买意气,百金不辞费。
学剑西入秦,结交北游魏。
秦魏多豪人,与代亦殊伦。
由来不相识,皆是暗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