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窃盗的诗词(68首)

  • 21 《谏逐客书》 先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古文观止公文

    22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23 《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古文观止议论农业策略

    24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古文观止书信议论用人

    25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观点

    26 《魏公子列传》 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赞颂写人传记

    27 《拟孙权答曹操书》 宋·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
    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书信

    28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29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30 《玄明宫行》 明·何景明

    君不见玄明宫中满荆棘,昔日富贵今寂寞。
    祠园复为中贵取,遗构空传孽臣作。
    雄模壮丽临朝廷,远势连袤跨城郭。
    忆昨己巳年来事,秉权自倚薰天势。

    31 《题钱氏铁券卷》 明·林弼

    洪武二年,奉旨征至谨身殿观之。
    刚风吹地九土裂,仙李根拔孙枝折。
    白马不饮浊河血,罗平妖鸟啼未歇。
    斗牛万丈腾紫光,炯炯余彩辉太阳。

    32 《悲崔行》 明·马之骏

    我所悲兮崔大夫,面棱紫石黄虬须。
    高谈管葛卑孙吴,星躔风角职方图。
    黄衣赤伏怪且迂,佃猎百氏收膏腴。
    风云少日乘双凫,暖覆百里犹纤繻。

    33 《次韵水官诗?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诗,今删?》 宋·苏轼

    净因大觉琏师,以阎立本画水官遗编礼公。
    公既报之以诗,谓某:汝亦作。
    某顿首再拜次韵,仍录二诗为一卷以献。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34 《次韵水官诗》 宋·苏轼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缝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35 《和陶归去来兮辞》 宋·苏轼

    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
    卧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迹泥蟠而愈深,时电往而莫追。
    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

    36 《谢苏自之惠酒》 宋·苏轼

    高士例须怜曲糵,此语尝闻退之说。
    我今有说殆不然,曲糵未必高士怜。
    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
    达人本自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

    37 《同王浚贤良赋龟得升字》 宋·王安石

    世传一尾龟百龄,此龟逮见隋唐兴。
    虽然天幸免焦灼,想屡缩颈愁严凝。
    前年赴满不量力,欲替鳌负三崚嶒。
    番禺使君邂逅见,知困簸荡因嗟矜。

    38 《作篱》 宋·陆游

    生世八十余,日夜迫衰老。
    中年所筑舍,倾坏当官道。
    每逢风雨夕,性命凛莫保。
    况此芦竹藩,何恃不摧倒!今朝手自葺,不暇避涂潦。

    39 《夜读东京记》 宋·陆游

    海东小胡辜覆冒,敢据神州窃名号幅员万里宋乾坤,五十一年雠未报。
    煌煌艺祖中天业,东都实宅神明隩。
    即今犬豕穴宫殿,安得旄头下除扫。
    宝玉大弓久不获,臣子义敢忘巨盗。

    40 《逐蛇:》 宋·张耒

    嗟尧之时兮大水滂,横溃四海兮包陵冈。
    荡流涌汩兮周无防,龙腾蛇奔兮嬉以狂。
    腥鳞顽鬣兮更披猖,城居穴处兮乱厥常。
    颓虫纠结兮肆害戕,陆盘渊据兮傲不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