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服的诗词(210首)

  • 61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

    62 《悼亡诗三首》 魏晋·潘安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悼亡组诗

    63 《白玉楼步虚词》 宋·范成大

    琪树垂珠网,夹阶两旁。
    绿霄之外,周以玉阑,阑外方是碧落。
    阶所接亦玉池,中间涌起玉楼三重,千门万户,无非连璐重璧。
    屋覆金瓦,屋山缀红牙垂榼。

    64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 宋·张孝祥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
    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
    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朱隘尘寰。
    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

    65 《贺新郎(钱郭府判趋朝)》 宋·徐鹿卿

    解组轻千里。
    趁朝来、风高气爽,波平如砥。
    试问余恩深几许,江阔秋清无底。
    看两径、棠阴舞翠。

    66 《沁园春(赠胡葆元)》 宋·葛长庚

    要做神仙,炼丹工夫,亦有何难。
    向雷声震处,一阳来复,玉炉火识,金鼎烟寒。
    _女乘龙,金公跨虎,片晌之间结大还。
    丹田里,有白鸦一个,飞入泥丸。

    67 《醉蓬莱(寿史令人)》 宋·刘子寰

    正花深绣阁,带拂流酥,暖帘初试。
    窈窕笙歌,拥新鲜珠翠。
    艳菊留金,早梅催粉,趁得瑶池会。
    画馆凝香,仙家正住,芙蓉城里。

    68 《沁园春》 宋·宋先生

    速速修行,惜取身中,无价□珍。
    把金乌玉兔,垆中炼用,阴阳造化,养就阳神。
    虎啸龙吟丹田里,顶内时时仙乐声。
    泥丸里,烹煎水火,铅汞成真。

    69 《贺新郎(为后村母夫人寿)》 宋·王迈

    璎珞珠垂缕。
    看花冠、端容丽服,补陀岩主。
    只坐尘缘蹉一念,朱紫丛中得度。
    人世福、夫人兼五。

    70 《颐和园词》 清·王国维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写景抒情愁苦

    71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清·纳兰性德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婉约重阳节叹息怀念

    72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议论学习勉励

    73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金朝·元好问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
    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
    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
    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

    爱情故事荷花

    74 《苏秦以连横说秦》 先秦·佚名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古文观止故事写人

    75 《齐宣王见颜斶/颜斶说齐王》 先秦·佚名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古文观止对话劝谏

    76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7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78 《原道》 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

    79 《驳复仇议》 唐·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古文观止议论

    80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古文观止碑文赞颂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