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422
《封建论》 唐·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论述政治
424
《卜居》 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
“余有所疑,原因先生决之。
426
《忆山送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427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429
《崇法寺》 宋·韩缜
外闻云际山,中有古招提。
新秋喜远览,锐意穷攀跻。
出郭值微雨,凉风晓萋萋。
陂陀越大岭,沙路净无泥。
430
《得琴砚古雅堂》 宋·陈郁
端溪湮塞焦桐已,罗旅文房尚奢侈侈。
古风雅志莫养成,从此词章堕雕靡。
仙岩名士独不然,家有琴砚皆世传。
熨焦蛇断互左右,俾受弹弄供磨研。
432
《答寄尧夫先生》 宋·韩绛
君子志於道,出处非一端。
伊尹负鼎俎,颜渊东瓢箪。
斯自理适当,匪缘情所安。
超然达者致,邈矣谁可攀。
433
《参政谢公挽词》 宋·黄定
一自参机政,居然重本兵。
尤优文与武,谥重敏兼荣。
行矣跻三府,天乎梦两楹。
鄱阳当日谶,端的付唐生。
434
《念奴娇·暗黄著柳》 宋·连仲宣
暗黄著柳,渐寒威收敛,日和风细。
□□端门初锡宴,郁郁葱葱佳气。
太一行春,青藜照夜,夜色明如水。
鳌山彩结,恍然移在平地。
436
《送仲晦》 宋·黄铢
靡靡岁时晏,乱山红叶稀。
端居已无悰,况与亲故违。
驾言临广路,惜此须臾期。
祖燕未云洽,鸡鸣促再驰。
437
《梁父吟》 宋·叶适
依大麓之遗址兮,储后土之神灵。
乐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洁而荐诚。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礼文。
却大辂而御蒲秸兮,惟俭德之是崇。
439
《赠易卦者》 宋·卓田
自恨今秋赋不工,功名分付酒杯中。
已知得失关乎数,始把荣枯问此翁。
未必一夫司予夺,由来六画管穷通。
果然许我真端的,从此君行易已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