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陶饮酒二十首》 宋·苏轼
去乡三十年,风雨荒旧宅。
惟存一束书,寄食无定迹。
每用愧渊明,尚取禾三百。
颀然六男子,粗可传清白。
於吾岂不多,何事复叹息。
2
《薄薄酒二首》 宋·苏轼
薄薄酒,饮两钟;
粗粗布,著两重;
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3
《和陶止酒》 宋·苏轼
时来与物逝,路穷非我止。
与子各意行,同落百蛮里。
萧然两别加,各携一樨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4
《薄薄酒二首(并叙)》 宋·苏轼
胶西先生赵明叔,家贫,好饮,不择酒而醉。
常云: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
其言虽俚,而近乎达,故推而广之以补东州之乐府;既又以为未也,复自和一篇,聊以发览者之一噱云耳。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5
《薄薄酒》 宋·陈造
薄薄酒,颜可丹。
粗粗布,身不寒。
丑丑妇,贫相欢。
人生浪行路难,欲不外骛心内安。
13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 唐·杜甫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巢燕养雏浑去尽,红花结子已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17
《草堂》 唐·杜甫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18
《草堂》 唐·杜甫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