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纤经的诗词(137首)

  • 61 《念奴娇(移节岭表,宋子渊置酒后堂饯别,出词付二姬歌以侑觞,席间和)》 宋·管鉴

    两鬟娇小,向尊前、未省修蛾攒碧。
    唱得主人英妙句,气压三江七泽。
    病怯遐征,老添离抱,我是愁堆积。
    故园归梦,等闲吹堕南国。

    62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宋·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婉约游子思念爱情

    63 《卜算子(和徐师川韵赠歌者)》 宋·赵师侠

    绿暗柳藏烟,红淡花经雨。
    更著如花似玉人,艳态娇波注。
    纤手捧瑶卮,缓遏歌云缕。
    只恐莺花不解留,还逐东风去。

    64 《贺新凉(巧夕雨,不饮,啜茶而散)》 宋·李曾伯

    可恨经年别。
    正安排、剖瓜植竹,拟酬佳节。
    应为犁锄机杼懒,天遣阿香磨折。
    翻一饷、廉纤凄切。

    65 《乐语》 宋·王义山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
    颂声交作,协气横流。
    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66 《踏莎行(咏汤)》 宋·张炎

    瑶草收香,琪花采汞。
    冰轮碾处芳尘动。
    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
    麾去茶经,袭藏酒颂。
    一杯清味佳宾共。
    从来采药得长生,蓝桥休被琼浆弄。

    农村生活抒情壮志难酬

    67 《锦堂春(中秋)》 宋·詹玉

    露掌秋深,花签漏永,那堪比夕新睛。
    正纤尘飞尽,万籁无声。
    金镜开奁弄影,玉壶盛水侵棱。
    纵帘斜树隔,烛暗花残,不碍虚明。

    68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清·顾贞观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
    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

    七夕节婉约

    69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楚辞

    70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71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写人美人

    72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73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74 《越州赵公救灾记》 宋·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饥荒

    75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76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77 《和谢舍人洊震》 宋·梅尧臣

    盛夏万物当长养,骄阳不雨谁为忧。
    天无纤云野赬色,草木焦卷如经秋。
    南阳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时为怨尤。
    斋精洁虑祠望内,僚属奔从无停輈。

    78 《诗》 魏晋·陈琳

    节运时气舒。
    秋风凉且清。
    闲居心不娱。
    驾言从友生。

    79 《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 明·宋濂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80 《秦淮斗草篇》 明·吴兆

    乐游苑内花初开,结绮楼前春早来。
    春色染山还染水,春光衔柳又衔梅。
    此时芳草萋萋长,秦淮女儿多闲想。
    闲想玉闺间,罗衣正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