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终蚀的诗词(34首)

  • 1 《题五柳先生诗编年后二首》 宋·陈造

    邸报议麟经,卜书目羲易。
    曲学暂雺噎,日月岂终蚀
    陶翁诗百篇,优造雅颂哉。
    九原不容作,妙意渠能测。

    2 《雪》 宋·李石

    羡他雪色一般同,点缀苍苍滓太空。
    白比虾蟆终蚀月,轻如蝴蝶乱随风。
    不容著迹无人处,漫借作光似我穷。
    翠竹疏梅成佛地,未嫌冻立此山中。

    3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宪宗元和五年时为河南令)》 唐·韩愈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4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宪宗元和五年时为河南令)》 唐·韩愈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5 《临终诗》 明·范景文

    孤臣空洒泪,天步遂如斯。
    妖蚀三光暗,心盟九庙知。
    翠华迷草露,淮水涨烟澌。
    故国千年恨,忠魂绕玉墀。

    6 《次韵蚀韵》 宋·叶茵

    起来搔首夜如何,瞥见虾蟆影裹过。
    幸自十分悬素魄,岂应一息驻妖魔。
    光清於水尘难滓,色白如圭玷可磨。
    休诵玉川艰险句,终篇比兴为元和。

    7 《十六夜月蚀既》 宋·舒岳祥

    虾蟆新食月,金饼曲如钩。
    天道终还旧,书生自隐忧。
    星辰秋后烂,河汉夜深流。
    我欲骑鹏背,乘风阅九州。

    8 《飞燕篇》 唐·王翰

    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平阳公主家。
    可怜女儿三五许,丰茸惜是一园花。
    歌舞向来人不贵,一旦逢君感君意。

    9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10 《感古四首》 唐·卢仝

    天生圣明君,必资忠贤臣。
    舜禹竭股肱,共佐尧为君。
    四载成地理,七政齐天文。
    阶下蓂荚生,琴上南风薰。

    11 《越州使院竹》 唐·方干

    莫见凌风飘粉箨,须知碍石作盘根。
    细看枝上蝉吟处,犹是笋时虫蚀痕。
    月送绿阴斜上砌,露凝寒色湿遮门。
    列仙终日逍遥地,鸟雀潜来不敢喧。

    12 《和友人许裳题宣平里古藤》 唐·张蠙

    欲结千年茂,生来便近松。
    迸根通井润,交叶覆庭秾。
    历代频更主,盘空渐变龙。
    昼风圆影乱,宵雨细声重。

    13 《古意代友人投所知》 唐·贯休

    青松虽有花,有花不如无。
    贫井泉虽清,且无金辘轳。
    客从远方来,遗我古铜镜。
    挂之玉堂上,如对轩辕圣。
    天龙睡坤腹,土蚀金鬣绿。
    因知燕赵佳人颜似玉,不得此镜终不(缺一字)。

    14 《送僧入石霜》 唐·贯休

    举世只堪吁,空知与道俱。
    论心齐至圣,对镜破凡夫。
    业王如云合,头低似箭驱。
    三清徒妄想,千载亦须臾。

    15 《八砺三首》 宋·郑思肖

    黄道霾阴书蚀光,野浮冤气白冥茫。
    世尘圣主天应哭,时有忠臣国不亡。
    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
    休嫌重复叨叨说,未奏肤公正断肠。

    16 《游泾川水西寺蕳叶八宣慰刘七都事章卞二元师》 明·宋濂

    水陆行兼旬,招摇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痴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闭。
    泾川名汉县,宝胜标唐寺。

    17 《效杜甫七歌在长洲县作》 清·余怀

    有客有客字船子,平生赤脚踏海水。
    身经战斗少睡眠,功名富贵徒为尔。
    自比稷契何其愚,非薄汤武良有以。
    呜呼一歌兮歌激昂,日月惨淡无晶光。

    18 《咏怀四首》 明·袁中道

    大运无终尽,细柳不常灼。
    金樽盛美酒,郁郁胡不乐。
    以手摸头颅,隆隆一具骨。
    暂时属我身,谁知非我物。
    转盼忽如电,微躯戢一木。
    乌鸦鸣其上,青蛙叫其足。
    白蚁如白粲,行行相蚀驳。
    ¤

    19 《月石》 宋·陆九韶

    玉兔爱佳泉,饮泉化为石。
    规圆立山趾,万古终不息。
    应厌旧星躔,盈稀多缺夕。
    自从寄兹踪,表表无晦蚀。
    光彩虽暂埋,体素得不易。
    神物岂终潜,早晚照九域。

    20 《感兴(二首)》 明·陈绍先

    丰城蚀利剑,蓝田没良玉。
    出处谅有时,光芒岂终伏。
    一拂即世用,三献徒自辱。
    安知莘渭间,养晦恒自足。
    龙兴云亦从,梦筮若秉烛。
    经济成大业,谁复继遐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