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答侯少府》 唐·高适
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
漆园多乔木,睢水清粼粼。
诏书下柴门,天命敢逡巡。
赫赫三伏时,十日到咸秦。
63
《初出蓝田路作》 唐·白居易
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
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
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
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
朝经韩公坡,夕次蓝桥水。
浔阳近四千,始行七十里。
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
64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宋·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耳、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写景思归
65
《赵资政当山堂》 宋·楼钥
我公仁存心,乐山心如丹。
平生经行处,不厌行路难。
青城及大面,万叠连百蛮。
扪参仰胁息,亦尝坐长叹。
73
《山行经樵翁》 唐·鲍溶
我心劳我身,远道谁与论。
心如木中火,忧至常自燔。
披访结恩地,世人轻报恩。
女无良媒识,知入何人门。
77
《经三泉路作》 唐·苏颋
三月松作花,春行日渐赊。
竹障山鸟路,藤蔓野人家。
透石飞梁下,寻云绝磴斜。
此中谁与乐,挥涕语年华。
79
《蜀路石妇》 唐·白居易
道傍一石妇,无记复无铭。
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
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