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苍溪山寺》 宋·文同
正午风色高,遂泊苍溪县。
层崖抱林木,有寺藏葱蒨。
出船步危磴,荫密颇索转。
上到金仙家,缘空列台殿。
23
《七言》 宋·周文璞
云竺前头即御园,小风斜雨入梅天。
放歌偃蹇如圆泽,古貌昂藏若稚川。
寻得数行天宝字,破他一夜草堂眠。
此生更要穷经论,惆怅高人旧石筵。
24
《渡淮》 宋·孔武仲
扁舟次淮浦,利涉得春风。
脱险鼋鼍畔,问津桑枯中。
俯窥清夺魄,回望渺吞空。
委注虽天力,经论是禹功。
25
《裒集诗藁》 宋·释文珦
吾学本经论,上之契无为。
书生习未忘,有时或吟诗。
兴到即有言,长短信所施。
尽忘工与拙,往往不修辞。
26
《缘识》 宋·宋太宗
无穷思广大,幽隐便知深。
智达千经论,方关一寸心。
聪明怀往古,曩劫顺从今。
此理人须信,周旋子细寻。
31
《经李蒙颍阳旧居》 唐·钱起
同心而早世,天道亦何论。
独有山阳宅,平生永不谖。
青溪引白鸟,流涕吊芳荪。
蔓草入空室,丛篁深毁垣。
旧游还在眼,神理更忘言。
唯见东山月,人亡不去门。
32
《赠万经》 唐·严维
万公长慢世,昨日又隳官。
纵酒真彭泽,论诗得建安。
家山伯禹穴,别墅小长干。
辄有时人至,窗前白眼看。
33
《山行经樵翁》 唐·鲍溶
我心劳我身,远道谁与论。
心如木中火,忧至常自燔。
披访结恩地,世人轻报恩。
女无良媒识,知入何人门。
39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古文观止策论
40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