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84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85
《金莲绕凤楼》 宋·赵佶
绛烛朱笼相随映。
驰绣毂、尘清香衬。
万金光射龙轩莹。
绕端门、瑞雷轻振。
元宵为开圣景。
严敷坐、观灯锡庆。
帝家华英乘春兴。
搴珠帘、望尧瞻舜。
86
《钱塘赋水母》 宋·沈与求
疾风吹雨回江城,櫓牙呕哑潮欲平。
客居喜无人事撄,相与环坐临前楹。
眼中水怪状莫名,出没沙觜如浮罂。
复如缁笠绝两缨,浑沌七窍俱未形。
89
《常庵》 宋·翁合
我是曾孙孙又孙,今朝始谒武夷君。
三英秀峙千岩合,九曲平空两岸分。
丹壑何年流绛水,幔亭整日鏁红云。
一生湖海江三白,早向溪头累石坟。
90
《望江亭怀古》 元·吴景奎
金刹璇题入绛霄,望江犹自记前朝。
群臣痛洒新亭泪,孱主方看浙水潮。
故物苍龙蟠石柱,当时丹凤听箫韶。
属镂一夜英雄老,曾见鸱夷恨未销。
91
《望江南 咏桃源》 元·杨弘道
桃源好,鸡黍竟相邀。
鸾凤有期朝绛阙,风霾无计上青霄。
万点落英飘。
茅屋底,何以水永朝。
一念不从痴处起,万缘都向静中消。
知命也逍
93
《苏武慢·过隙年光》 元·冯尊师
过隙年光,如毛尘事,暗把物情移换。
浮生扰扰,背觉随尘,酒色利名萦绊。
凭君看取,历代英雄,楚越周秦唐汉。
漫遗留、坏冢颓碑,千古是非不断。
94
《擬古》 宋·田锡
曲逆汉功臣,少年尝窘厄。
巷馆虽席门,轩车尽嘉客。
事魏言不从,说楚谋无获。
来归隆准公,罄伸图霸策。
96
《游沃洲山》 宋·陈东之
我本名山人,屡作名山兴。
天台一住三十年,尽日扪萝陟云磴。
上揽四万八千太之高秋,参差明河两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灭没飞烟八荒净。
98
《谒显应观崔真君》 宋·魏元若
磁州惠政泽流长,翊运於今有耿光。
金甲护迁驰白马,绛衣诞圣拥红羊。
久劳宵旰筹中土,为祝英灵监下方。
唾手幽燕应默相,弯弧万里射天狼。
99
《次邦宪宣德红梅诗韵》 宋·吴颐
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浥绛罗巾。
更无凡木能争艳,定向壶中别得春。
久稔新诗能写物,须知樽酒可藏真。
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染尘。
100
《题梅山》 宋·张景端
作尉南昌日,投书北阙频。
忠言不悟主,直节耻为臣。
汉室多灾异,吴门念隐沦。
挂冠忘宠辱,蒙袂出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