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姑苏杂咏 洞庭山》 明·高启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7
《赠咸阳少府萧郎》 唐·元稹
莫怪逢君泪每盈,仲由多感有深情。
陆家幼女托良婿,阮氏诸房无外生。
顾我自伤为弟拙,念渠能继事姑名。
别时何处最肠断,日暮渭阳驱马行。
8
《送刘郎中赴任苏州》 唐·白居易
仁风膏雨去随轮,胜境欢游到逐身。
水驿路穿儿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
宣城独咏窗中岫,柳恽单题汀上蘋.
何似姑苏诗太守,吟诗相继有三人。
12
《水龙吟》 宋·吕渭老
年年九月西湖,绣船继日笙箫拥。
五云深处,红帘一桁,语莺歌凤。
群玉峰头,影娥池畔,烟霞飞动。
认蓬瀛仙子,云程路远,贪人世、瑶池梦。
13
《南歌子(示裴弟)》 宋·洪适
强作千年调,难逾五度春。
脊令继踵漫相循。
休要关心药裹、也扃门。
蕙帐银杯化,纱窗翠黛颦。
烧香试问紫姑神。
一岁四并三乐、几多人。
14
《贺新郎》 宋·祝穆
此木生林野。
自唐家、丝纶置阁,托根其下。
长伴词臣挥帝制,因号紫微堪诧。
常缥缈、紫微仙驾。
15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古文观止写人故事寓理
17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9
《耆英会诗》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环清伊。
甫申间气秀不绝,生贤会坚昌明时。
衣冠占数盛文雅,台符卿月光离离。
魏京雄奥压幽朔,游宫御府严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