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罪隙的诗词(18首)

  • 1 《日食罪言》 宋·姚勉

    皇帝十四载,新元纪嘉熙。
    仲冬戊寅朔,午漏方中时。
    朔风震丘壑,猛籁号枯枝。
    黯如商雪天,四野昏垂垂。

    2 《月蚀诗》 唐·卢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调黄钟。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赑屃顽无风。
    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

    3 《有鸟二十章(庚寅)》 唐·元稹

    有鸟有鸟名老鸱,鸱张贪很老不衰。
    似鹰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飞。
    朝偷暮窃恣昏饱,后顾前瞻高树枝。

    4 《有鸟二十章(庚寅)》 唐·元稹

    有鸟有鸟名老鸱,鸱张贪很老不衰。
    似鹰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飞。
    朝偷暮窃恣昏饱,后顾前瞻高树枝。

    思乡

    5 《凶宅》 唐·白居易

    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
    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
    枭鸣松桂树,狐藏兰菊丛。
    苍苔黄叶地,日暮多旋风。

    6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7 《乐毅报燕王书》 先秦·佚名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
    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
    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
    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

    古文观止书信

    8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古文观止写人故事寓理

    9 《信陵君救赵论》 明·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
    赵,魏之障也。
    赵亡,则魏且为之后。

    古文观止史论

    10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1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2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3 《碧落洞》 宋·唐介

    余生本孤拙,所志在云石。
    薄宦偶缠锁,未遂林泉适。
    迩来备台选,幸一当言责。
    狂愚抵罪辜,遽从遐徼谪。

    14 《送驾北征》 明·刘溥

    正统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亲行讨北虏。
    其晨日旁气,中黑外如火。
    北风转旗脚,猎猎不停舞。
    此行为宗社,仓卒出未预。

    15 《丙午中秋与余左司王山人高记室同过张文学宅》 明·徐贲

    商飙吹秋天如蓝,出户圆月生东南。
    众星次第敛芒角,独有桂影垂毵毵。
    澄光无私照应遍,不间污泽兼清潭。
    冰轮轧轧上银汉,玉龙左右驾两骖。

    16 《嘲蚊四十韵》 宋·范成大

    暑魃方肆行,羽孽亦厉习。
    肖翘极么魔,坱圠累辟翕。
    湿生同粪蝎,腐化类宵熠。
    初来闹郭郛,少进互原隰。

    17 《潘吴二察甚振风采刘仲山有诗因次其韵》 宋·姚勉

    国家元气几如发,章李以来几台察。
    翻盆窥瓮若不闻,射影含沙但潜发。
    坦途自诧忘羊肠,坚冰恐已在履霜。
    熙丰旧人正伺隙,乃尔寂寂无精光。

    18 《和诗守丰年行》 宋·郭印

    园林摇落露寒梢,秋成穰穰弥四郊。
    千里播种无不毛,妻儿温饱忘啼号。
    馀粒施及禽与猱,有田宁复弃而逃。
    太守牧民如牧马,宣化承流王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