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群众的诗词(667首)

  • 181 《采莲舞》 宋·史浩

    清奏当筵,治世之音安以乐。
    霞舒绛彩,玉照铅华。
    玲珑环佩之声,绰约神仙之伍。
    朝回金阙,宴集瑶池。

    182 《花舞》 宋·史浩

    奇花命以佳名,因其有香,尊之为客。
    欲知标格,请观一字之褒;爰藉品题,遂作群英之冠。
    适当丽景,用集仙姿。
    玉质轻盈,共庆一时之会;金尊潋滟,式均四坐之欢。

    183 《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 宋·辛弃疾

    倾国无媒,入宫见妒,古来颦损蛾眉。
    看公如月,光彩众星稀。
    袖手高山流水,听群蛙、鼓吹荒池。
    文章手,直须补衮,藻火粲宗彝。

    184 《乐语》 宋·王义山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
    颂声交作,协气横流。
    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185 《蓦山溪(蜡梅)》 宋·费时举

    黄苞初绽,谁向江头寄。
    天赋与清香,笑红颜、呈妖逞媚。
    低垂花面,不与众争妍,春尚未。
    先群卉。

    追忆写景

    186 《渔家傲(咏月)》 宋·黄裳

    通一月而泛咏,已侑金卮;辨四时而各言,未劳檀板。
    晦朔乃取于盈阙,寒暑盖资其往来。
    群动息而忙者闲,观光台上;众景生而悲者笑,窥影杯中。
    饮阑梦觉,则斜月得其情;望重意新,则初月致其事。

    七夕节离别怀人

    187 《渔家傲(咏月)》 宋·黄裳

    通一月而泛咏,已侑金卮;辨四时而各言,未劳檀板。
    晦朔乃取于盈阙,寒暑盖资其往来。
    群动息而忙者闲,观光台上;众景生而悲者笑,窥影杯中。
    饮阑梦觉,则斜月得其情;望重意新,则初月致其事。

    188 《苍水》 清·黄宗羲

    少年苦节何人似?得此全归亦称情。
    废寺醵钱收弃骨,老生秃笔记琴声。
    遥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
    两世雪交私不得,只随众口一闲评。

    边塞励志赞美将士爱国

    189 《放歌》 清·柳亚子

    天地太无情,日月何无光?
    浮云西北来,随风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婉约春天写景抒怀

    190 《灵隐寺月夜》 清·厉鹗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古诗三百首景点月夜写景抒情孤独

    191 《朝三暮四》 先秦·佚名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
    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

    小学文言文寓言故事哲理

    192 《口技》 清·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初中文言文叙事写人表演艺术

    193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194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195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196 《师说》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老师

    197 《昭君辞》 南北朝·沈约

    汉宫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倾国倾城色,玉质孤高卓不群。
    来至掖庭已有年,愁听宫漏独成眠。
    可怜绝色等闲弃,汉帝不分媸与妍。

    咏史怀古纪行写人思乡

    198 《送参寥师》 宋·苏轼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叙事议论

    199 《司马错论伐蜀》 两汉·刘向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古文观止外交争论

    200 《鲁仲连义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围赵之邯郸。
    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
    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古文观止写人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