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露华(碧桃)》 宋·张炎
乱红自雨,正翠蹊误晓,玉洞明春。
蛾眉淡扫,背风不语盈盈。
莫恨小溪流水,引刘郎、不是飞琼。
罗扇底,从教净冶,远障歌尘。
263
《沁园春》 宋·刘将孙
书避乱所见女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
后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
行三日,经此桥,睹无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
复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此词虽俚,谅当近情,而首及权奸误国。
266
《瑶池月(云山行)》 宋·黄裳
紫元翁一日公馀,危坐寂寥。
幽怀逸思,偶往云山烟波之间,想见其为乐也,因作云山、烟波二行,歌之以瑶池月。
精严禅老请刻之石,乃书以遗之。
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
267
《水调歌头》 宋·葛郯
青铜昏水面,乌帽裹山头。
风涛如此,天公作意巧相留。
常记垂虹晚渡,卧看菰蒲烟雨,屈指十三秋。
恍若华胥梦,无语下西楼。
269
《瑶池月(云山行)》 宋·黄裳
紫元翁一日公馀,危坐寂寥。
幽怀逸思,偶往云山烟波之间,想见其为乐也,因作云山、烟波二行,歌之以瑶池月。
精严禅老请刻之石,乃书以遗之。
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
270
《水调歌头》 宋·葛郯
青铜昏水面,乌帽裹山头。
风涛如此,天公作意巧相留。
常记垂虹晚渡,卧看菰蒲烟雨,屈指十三秋。
恍若华胥梦,无语下西楼。
271
《桃源忆故人》 宋·何澹
拍堤芳草随人去。
洞口山无重数。
翦朝露成树。
争晚渔翁住。
今人忍听秦人语。
只有花无今古。
欲饮仙家寿醑。
记取桥边路。
273
《临江仙》 宋·孙居敬
摘索枝头何处玉,吹来万里春风。
须臾陆地遍芙蓉。
珠帘和气扑,一笑夺炉红。
文字红裙相间出,主人钟鼎仙翁。
清谈隽语与香浓。
太平欢意远,人在玉壶中。
278
《浪淘沙(寄剑阁)》 宋·善珍
相对两衰翁。
身似枯蓬。
分飞吹聚谢天风。
零落交游无一个,五十年中。
生客语藏锋。
不答阳聋。
心期难话与儿童。
其结庵招猿鹤侣,烟锁云封。
279
《书项王庙壁》 明·王象春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咏史怀古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