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自题写真(时为翰林学士)》 唐·白居易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10
《赠翰林学士宋公白》 宋·苏易简
天子昔取士,先俾分媸妍。
济济俊兼秀,师师麟与鸾。
小子最承知,同辈寻改观。
甲第叨荐名,高飞便凌烟。
遂使拜扆坐,果得超神仙。
迄今才七岁,相接乘华轩。
12
《观伯时画马》 宋·黄庭坚
仪鸾供帐饕虱行,翰林湿薪爆竹声,风帘官烛泪纵横。
木穿石盘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贫马百藖逢一豆。
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著鞭随诗翁,城西野桃寻小红。
13
《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 宋·晁补之
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
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我今岂见画,观诗雁真在。
尚想高邮间,湖寒沙璀璀。
冰霜已凌厉,藻荇良琐碎。
衡阳渺何处,中沚若烟海。
16
《寄晦庵二首》 宋·赵蕃
道大谁能与,才难圣所叹。
浮云虽蹔掩,宝气不终蟠。
走卒称司马,苍生起谢安。
纵无临贺送,当有翰林观。
17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郑燮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书信读书
19
《上枢密韩太尉书》 宋·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古文观止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