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3
《老人行》 宋·苏轼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
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
不裹头,又无履,相识虽多少知己。
4
《老人行》 宋·无名氏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
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
不裹头,又不履,相识虽多少知己。
6
《老兴行慈云醉中》 宋·陈著
梅花斓斑春渐芳,山弄晴色溪生光。
筍担自随信老步,一步一伫春意长。
路逢邻叟笑谓我,须鬓皓矣脚尚强。
及今行乐刻当岁,莫学痴人无知死亦忙。
7
《老史》 宋·苏辙
口食阳翟粟,身衣阳谷丝。
二物不相即,饱暖常不时。
老史知我穷,一岁一奔驰。
方暑劝脂车,苦寒伺来归。
11
《老夫(五首)》 明·袁凯
老夫避兵三泖边,泖水阔绝无人烟。
恶风三日天正黑,湿云臭雾相盘旋。
草头飞虫啮人肉,更有青蛇口尤毒。
小儿无知恣奔走,我欲近前捉其手。
¤
13
《老景》 宋·陆游
老死知无日,天公偶见宽。
疾行逾百步,健啖每三餐。
身瘦短裁褐,发稀低作冠。
年来更小黠,不据伏波鞍。
14
《寄林石田老友》 宋·顾逢
西湖惟二老,乍别更伤情。
诗与何人说,酒无知己倾。
病躯添药债,夜影对灯檠。
喜有僧相访,门前日送迎。
17
《知止堂》 宋·袁说友
先生七十已垂车,父子俱荣出帝都。
当世若无知止者,公朝何以励贪夫。
升堂展卷人何在,访竹寻梅色尚臞。
我老自怜生也后,拊编犹得叹前芜。
18
《送孙莘老移知南京》 宋·曾丰
稚年曾未睹风标,瀚海初闻拔俊髦。
国子先生曾并席,蓬莱学士看挥毫。
量涵万顷沧溟阔,气吐千寻太华高。
述性妙思穷孔孟,指南余藻屈雄褒。
19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宋·释绍昙
杨岐驴弄蹄,天衣雁沉影。
两个老无知,语不分邪正。
何似火炉头话,无主无宾。
是非审定,不违法印。
我王库内岂有是刀哉。
古今多少人以橘皮为火,纷然错认。
哑,列灰煨杀谁深省。
20
《送张无梦归天台》 宋·刘起
琼台东畔石桥西,三径无尘古木垂。
囊里歌编君相赐,腹中珠穴老庄知。
风回蕙帐过猿岭,月上茅堂透鸟枝。
万载圣朝高士传,何人更得效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