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耳唇的诗词(50首)

  • 1 《点绛唇(惠山夜月赠鼓琴者,时作流水弄·)》 宋·毛滂

    弄绣岭横秋,玉螭吹暑迎凉气。
    碧崖流水。
    流入春葱指。
    半倚朱弦,微ED51连环珥。
    通深意。
    月明风细。
    分付知音耳。

    咏物

    2 《点绛唇·绣岭横秋》 宋·毛滂

    绣岭横秋,玉螭吹暑迎凉气。
    碧崖流水。
    流入春葱指。
    半倚朱弦,微亸连环珥。
    通深意。
    月明风细。
    分付知音耳。

    3 《点绛唇 先生锁门及十旬·将启户,又以梨一》 元·王哲

    食之。
    既启户了,唯钰舍家缘做弟子,至此耳,又以词赠之。
    十化分梨,我於前岁生机构。
    二人翁母。
    待教作*云手。
    用破余心,笑破他人口。
    从今后。
    令伊依旧。
    且伴王风走。

    4 《点绛唇 后六月二十二日,同府僚宴饮白云朱》 元·王恽

    川原四开,青嶂白波,非复尘境。
    忽治中英甫坚索鄙语,酒酣耳热,以乐晴倚层阑,飘飘醉上青鸾背。
    飞云崩坠。
    万叠银涛碎。
    青嶂白波,非复人闲世。
    人怀霁。
    夕阳有意。
    返照千山外。

    5 《相和歌辞·大堤曲》 唐·李贺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6 《大堤曲》 唐·李贺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爱情女子

    7 《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 唐·皮日休

    杖擿春烟暖向阳,烦君为我致盈筐。
    深挑乍见牛唇液,细掐徐闻鼠耳香。
    紫甲采从泉脉畔,翠牙搜自石根傍。
    雕胡饭熟bu餬软,不是高人不合尝。

    8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9 《闻诵《法华经》歌》 唐·修雅

    山色沈沈,松烟幂幂。
    空林之下,盘陀之石。
    石上有僧,结跏横膝。

    10 《风赋》 先秦·宋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辞赋精选写风忧国忧民

    11 《答客难》 两汉·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辞赋精选怀才不遇

    12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13 《娇女诗》 魏晋·左思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写人女子生活

    14 《蝶恋花》 宋·赵令

    意。
    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曰:“捧览来问,抚爱过深。
    儿女之情,悲喜交集。
    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

    羁旅写景离别怀古伤今

    15 《清平乐》 宋·黄机

    风韶烟腻。
    春事三之二。
    说与人生行乐耳。
    富贵古来如此。
    西园已有心期。
    姚黄魏紫开时。
    纤指金荷潋滟,香唇银竹参差。

    16 《虞师晋师灭夏阳》 先秦·谷梁赤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
    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
    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古文观止历史故事

    1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8 《信陵君救赵论》 明·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
    赵,魏之障也。
    赵亡,则魏且为之后。

    古文观止史论

    19 《登徒子好色赋》 先秦·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
    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

    写人

    20 《大招》 先秦·屈原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冥凌浃行,魂无逃只。
    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