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肱者的诗词(43首)

  • 1 《贫》 宋·梅尧臣

    生甘类原宪,死不学陶朱。
    但乐诗书在,未忧钟鼎无。
    耻随波上下,难免鬼歔歈。
    陋巷曲肱者,终朝还似愚。

    2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唐·李商隐

    万草已凉露,开图披古松。
    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
    孤根邈无倚,直立撑鸿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壮士胸。

    3 《竹轩睡起诗和者既多辄复次韵》 宋·曾几

    雨中好竹不难栽,雨后清无一点埃。
    政有贤人林下集,何尝俗客洞中来。
    稽山老干应相忆,茂苑新梢未遣回。
    归去南轩曲肱梦,葱葱郁郁气佳哉。

    4 《赠卜者张生歌张历阳人也》 宋·李廌

    我忆扁舟昔南渡,江心忽值蛟龙怒。
    大浪崩腾舞我舟,尾胁蜿蜒束吾橹。
    怒声如雷雷火烈,腥风鼓天天如雾。
    我观蛟龙等一戏,众面仓惶独无怖。

    5 《王干竹枕甚简古客有得之者为赋二绝》 宋·杨冠卿

    夜明已赐虢国姊,曲肱又属东家丘。
    娱寝有人君得计,睡乡留我取通侯。

    6 《送齐侍者南游》 宋·郭印

    痴痴行脚师,要觅南方禅。
    不知未举足,罪过已弥天。
    三千大千界,当处本湛然。
    若作如是解,犹嫌堕一边。

    7 《感古四首》 唐·卢仝

    天生圣明君,必资忠贤臣。
    舜禹竭股肱,共佐尧为君。
    四载成地理,七政齐天文。
    阶下蓂荚生,琴上南风薰。

    8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 唐·白居易

    元圣生乘运,忠贤出应期。
    还将稽古力,助立太平基。
    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
    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9 《祝风三十二韵》 唐·吴融

    我有二顷田,长洲东百里。
    环涂为之区,积葑相连纚.
    松江流其旁,春夏多苦水。
    堤防苟不时,泛滥即无已。

    10 《游长安诸寺联句·平康坊菩萨寺·书事联句》 唐·段成式

    悉为无事者,任被俗流憎。
    ——郑符
    客异干时客,僧非出院僧。
    ——段成式

    11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2 《蚊对》 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

    辞赋精选讽刺

    13 《水调歌头(丁已长沙寿王枢使)》 宋·赵师侠

    台星明翼轸,和气满潇湘。
    长淮胜处地灵,应产股肱良。
    共仰三朝元老,要识一时英杰,人物自堂堂。
    直气薄霄汉,德望耸岩廊。

    14 《论语七则》 先秦·佚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踰 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哲理

    15 《尚德缓刑书》 两汉·路温舒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
    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古文观止讽刺

    16 《张益州画像记》 宋·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
    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
    众言朋兴,朕志自定。
    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古文观止叙事写人抒情

    17 《论语十二章》 先秦·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初中文言文学习哲理

    18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19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20 《秋晚杂书三十首》 宋·方回

    今年初发春,主人饮我酒。
    借问主人谁,是邦之太守。
    座中有上客,俨然八十叟。
    优伎何纷喧,观者拄肱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