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育育者的诗词(98首)

  • 1 《白水诗》 先秦·佚名

    浩浩者水。
    育育者鱼。
    未有家室。
    而召我安居。

    诗经农民民谣

    2 《田子方教育子击》 宋·司马光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
    子方不为礼。
    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
    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

    初中文言文寓理教育故事

    3 《育王老禅屡惠佳茗比又携日铸为饷因言久则味》 宋·郑清之

    曾读茶经如读律,一物不备茶不出。
    未论煮瀹应节度,第一收藏在坚密。
    摘鲜封裹须焙芳,湿蒸为寇防侵疆。
    朝屯暮蒙要微火,九转温养如丹房。

    4 《鄞江渔者歌赠陈仲谦》 明·王彝

    我昔采药华山峰,群山一视青童童。
    或从暮霭见一线,知是鄞江源甬东。
    娄东今见披裘者,浮江昔在鄞江中。
    钓竿每裁鄮山竹,台笠独染蓬莱松。

    5 《蝶恋花 昔鹿庵 轩,乐育淇上,一时秀造,》 元·王恽

    宾王校本改)中元已来,例宦游四方。
    仆二十年间,三至乡里,慨然有离索之叹。
    今岁投绂自济南来归,而诸公颇集。
    所欠者惟王尚书子勉,傅漕使士开耳。

    6 《元老见过因育新诗》 宋·吴则礼

    西风动湖海,木落蓬户幽。
    稍回长者车,聊以消吾忧。
    脱巾哦新诗,爽气凌高秋。
    萧然漂转余,文字慵雕锼。

    7 《和育王十二题·供奉泉》 宋·李覯

    璘师凿此泉,晨夕奉亲老。
    因知达者心,岂尝离孝道。

    8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9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古文观止碑文赞颂写人

    10 《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散文

    11 《西铭》 宋·北宋·张载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哲理

    12 《范雎说秦王》 先秦·佚名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
    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躬窃闵然不敏。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劝谏

    13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4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15 《谷风》 先秦·佚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诗经闺怨

    16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7 《刘氏善举》 未知·佚名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
    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18 《蓼莪》 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诗经悼亡父亲母亲

    19 《高唐赋》 先秦·宋玉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辞赋精选爱情神话

    20 《上书谏猎》 两汉·司马相如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古文观止狩猎劝谏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