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叙传的诗词(37首)

  • 1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2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3 《叙赵守备学释菜会馂》 宋·陈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赵侯来守南清漳。
    下车百事所未遑,先务化原修泮宫。
    发帑市材鸠众工,改偏易陋规模洪。
    大门复旧正当阳,直挹名第真仙峰。

    4 《翠楼怨》 近代·秋瑾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
    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
    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
    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

    5 《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贤述梦诗其间叙卫公事》 宋·苏颂

    曾览三贤述,吟哦日几遭。
    文章追李杜,赠答拟刘曹。
    二相逢辰早,中山擅价高。
    才华固相若,光焰实难韬。

    6 《閒居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 宋·释文珦

    予生驽且钝,良御谩加鞭。
    蹇步常居后,长途靡克前。
    於焉辞里塾,竟尔向林泉。
    鲁诰方擩哜,真乘又赜研。

    7 《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每对双关分叙两意)》 唐·白居易

    白老忘机客,牛公济世贤。
    鸥栖心恋水,鹏举翅摩天。
    累就优闲秩,连操造化权。
    贫司甚萧洒,荣路自喧阗。

    8 《叙怀寄高推官》 唐·齐己

    搜新编旧与谁评,自向无声认有声。
    已觉爱来多废道,可堪传去更沽名。
    风松韵里忘形坐,霜月光中共影行。
    还胜御沟寒夜水,狂吟冲尹甚伤情。

    9 《夜声》 明·陆容

    微醺醒中夜,独寤当逆旅。
    心清听思聪,声动臆可举。
    轻噫疑林飚,斜侵觉窗雨。
    琤琮僧塔铃,幽轧邻家杼。

    10 《铁拄杖(并叙)》 宋·苏轼

    柳真龄字安期,闽人也。
    家宝一铁拄杖,如ω栗木,牙节宛转天成,中空有簧,行辄微响。
    柳云得之浙中,相传王审知以遗钱镠,镠以赐一僧。
    柳偶得之以遗余,作此诗谢之。

    11 《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 宋·楼钥

    鼻祖家住江东边,推择为吏心静渊。
    朝朝趋邑过圮上,时见暗碛光煜然。
    平时奉佛心至谨,建立塔庙崇诸天。
    试令便介识所在,退公始得来其前。

    12 《近冬至祭肉未给因叙其事》 宋·王洋

    去年至日犹从俗,今年至日曾无肉。
    食无脔炙情勿伤,祭不毛血贫太酷。
    起与妇谋宜早计,我典春衫君前髻。
    但得豚肩略揜豆,敢事三牲共日祭。

    13 《与吴质书》 魏晋·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
    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书信思友

    14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5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16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7 《昭君辞》 南北朝·沈约

    汉宫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倾国倾城色,玉质孤高卓不群。
    来至掖庭已有年,愁听宫漏独成眠。
    可怜绝色等闲弃,汉帝不分媸与妍。

    咏史怀古纪行写人思乡

    18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9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20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