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至诚感的诗词(125首)

  • 41 《走马引》 明·刘基

    天冥冥,云蒙蒙,当天白日中贯虹。
    壮士拔剑出门去,手提仇头掷草中。
    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精诚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马从天来,挥霍雷电扬风埃

    42 《初至鸿佑成二百字》 宋·王之望

    我生何悠悠,飘摇若悬旌。
    已破龙华梦,复成鸿佑行。
    鸿佑在何许,海阔山峥嵘。
    地侵鱼龙窟,路与猿猱争。

    43 《复用韵谢汤子才贺雨》 宋·晁公溯

    亢阳乃为灾,正坐我德凉。
    有云辄复散,南箕端{上竹下欺}扬。
    旧闻江都相,亦有请雨方。
    星符久未下,天意终眇茫。

    44 《和傅侍郎至临漳感旧十咏》 宋·陈淳

    黄堂盛事据今论,向日郎君忠肃孙。
    依旧诚心劳抚字,漳民世世沐深恩。

    45 《明道元年章献明肃皇太后朝会十五首》 隋代·佚名

    王化无外,坤珍效灵。
    旁枝内附,直斡来并。
    群公非一,祺祥绍登。
    至诚攸感,海县斯宁。

    46 《明道元年章献明肃皇太后朝会十五首》 隋代·佚名

    王化无外,坤珍效灵。
    旁枝内附,直斡来并。
    群公非一,祺祥绍登。
    至诚攸感,海县斯宁。

    47 《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 隋代·佚名

    和均玉管,政协璿衡。
    四序资始,万物含生。
    皇献允洽,至德惟明。
    为民祈福,克致精诚。

    48 《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 隋代·佚名

    和均玉管,政协璿衡。
    四序资始,万物含生。
    皇献允洽,至德惟明。
    为民祈福,克致精诚。

    49 《皇祐观享明堂六首》 隋代·佚名

    维圣享帝,维孝严亲。
    笔轩世室,躬展精社。
    镛鼓既设,笾豆既陈。
    至诚攸感,保格上神。

    50 《皇祐观享明堂六首》 隋代·佚名

    维圣享帝,维孝严亲。
    笔轩世室,躬展精社。
    镛鼓既设,笾豆既陈。
    至诚攸感,保格上神。

    51 《前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励志劝勉

    52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53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54 《洛神赋》 魏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辞赋精选写人爱情神话

    55 《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辞赋精选写人讽喻

    56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5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58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59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60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