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致聘的诗词(27首)

  • 1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宋·方回

    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
    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
    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2 《题王瓛王圭母郭氏义节记》 宋·方回

    老儒致聘女师儒,二十言归四十夫。
    令弟阶庭骈两玉,贤郎门户俨双珠。
    摽梅迨吉年虽浅,泛柏维仪志不逾。
    冠帔笏袍相照映,称觞真可画成图。

    3 《吴子使札来聘》 先秦·公羊高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
    何贤乎季子?让国也。
    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
    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

    古文观止

    4 《明叔每见过不久辄去仲威尤难招致索居书事呈》 宋·赵蕃

    可人费招呼,奈此陈与胡。
    问事失昏忘,论诗辨精粗。
    清风不可绊,白日易成晡。
    欲睡难安枕,繙书得踞炉。
    聒人纷宿鸟,对面走饥鼯。
    啁哳聊容汝,睢盱反闯吾。
    宁无捕黄口,亦有聘貍奴。

    5 《村夜二篇》 唐·陆龟蒙

    江上冬日短,裴回草堂暝。
    鸿当绝塞来,客向孤村病。
    绵绵起归念,咽咽兴微咏。
    菊径月方高,橘斋霜已并。

    6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7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唐·陆龟蒙

    汉皋古来雄,山水天下秀。
    高当轸翼分,化作英髦囿。
    暴秦之前人,灰灭不可究。
    自从宋生贤,特立冠耆旧。

    8 《水调歌头》 宋·刘克庄

    致。
    属先受制置使李公之辟,崔公始聘洪公舜俞入幕。
    后二十五年,奉使岭外,拜公祠象,俯仰今昔,辄和公所作水调歌头以寓悲慨云。
    敕使竟空反,公不出梅关。

    宋词三百首咏物梅花抒怀

    9 《单子知陈必亡》 先秦·佚名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
    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
    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
    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

    古文观止写人故事

    10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古文观止写人怀才不遇传记

    1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2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13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4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5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6 《赠广都寓舍贤妇二喻诗》 宋·顿起

    尝闻赵清献,恤孤慰亡友。
    至今西蜀人,谈美不容口。
    二喻出儒家,清贫一无有。
    零丁依老姑,破屋僧堂后。

    17 《酬新安仁孝主簿》 宋·员兴宗

    汴水奔流天子都,海涵百谷来群儒。
    黑笠白袍纷盈衢,清才落笔各有徒。
    人人怀矛戈戟殳,文阵未战磨以须。
    我方整旅备不虞,坐惊絷微党援孤。

    18 《防风庙》 宋·章杰

    弭楫山水县,驱马东南隅。
    侯当溽暑至,乘凉出郊墟。
    晓月醒魂梦,轻颸动襟裾。
    气爽体自轻,纵意驰坦途。

    19 《胡子坑(属大鄣)》 明·舒頔

    两仪未判眹不平,巨凸突兀潜幽灵。
    毓秀朵奇挺峭拔,攒峰列壑争伶俜。
    枯槎著藓半身碧,老石迸土千螺青。
    天净森铓列画戟,云开大嶂横青屏。

    20 《紫团参寄王定国》 宋·苏轼

    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
    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
    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
    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