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舍尘的诗词(884首)

  • 421 《清凉山赞佛寺(四首选一)》 清·吴伟业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台。
    台上明月池,千叶金莲开。
    花花相映发,叶叶同根栽。
    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

    友人饮酒劝慰抒怀

    422 《中吕·山坡羊》 元·陈草庵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
    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

    小令讽喻抒情

    423 《山市》 清·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初中文言文叙事写景

    424 《除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春节

    425 《昭君辞》 南北朝·沈约

    汉宫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倾国倾城色,玉质孤高卓不群。
    来至掖庭已有年,愁听宫漏独成眠。
    可怜绝色等闲弃,汉帝不分媸与妍。

    咏史怀古纪行写人思乡

    426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427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楚辞

    428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楚辞

    429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430 《运命论》 魏晋·李康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忧思感慨命运

    431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432 《入都》 清·李鸿章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抒怀壮志追忆

    433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434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宋·梅尧臣

    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
    遶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饮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
    便步髯奴呼子履,又令开席罗酒卮。

    离别友人抒怀忧国孤寂

    435 《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 宋·梅尧臣

    垤蚁不应雨,鸣鸢不生风。
    郁气若甑炊,初阳如火红。
    裸肤汗交流,腯体膏将熔。
    龙头费挹酌,犊鼻强遮蒙。

    436 《卖盐妇》 元·杨维桢

    卖盐妇,百结青裙走风雨。
    雨花洒盐盐作卤,背负空筐泪如缕。
    三日破铛无粟煮,老姑饥寒更愁苦。
    道旁行人因问之,试泪吞声为君语:

    437 《登江苏金坛顾龙山》 明·朱元璋

    望西南隐隐神坛,独跨征车,信步登山。
    烟寺迂迂,云林郁郁,风竹珊珊。
    一尘不染,浮生九还,客中有僧舍三间,他日偷闲,花鸟娱情,山水相看。

    重阳节思乡

    438 《大墙上蒿行》 魏晋·曹丕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
    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
    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我今隐约欲何为?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

    隐士劝诫

    439 《双调·夜行船》 元·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440 《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唐·陈子昂

    摘兰藉芳月(一作日)。
    祓宴坐回汀。
    泛滟清流满。
    葳蕤白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