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苟美的诗词(130首)

  • 41 《鱼我所欲也》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初中文言文生死道德修养

    42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43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44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45 《超然台记》 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

    古文观止写景抒怀

    46 《寄欧阳舍人书》 宋·曾巩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
    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古文观止感恩书信

    47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古文观止史论写人

    48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49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50 《惜誓》 两汉·贾谊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
    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
    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楚辞

    51 《勾践灭吴》 先秦·佚名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高中文言文励志历史故事

    52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53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54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55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56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57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58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写鱼河豚讽刺

    59 《训俭示康》 宋·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家训道理

    60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