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获宜的诗词(136首)

  • 41 《范雎说秦王》 先秦·佚名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
    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躬窃闵然不敏。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劝谏

    42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43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44 《上书谏猎》 两汉·司马相如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古文观止狩猎劝谏公文

    45 《尚德缓刑书》 两汉·路温舒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
    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古文观止讽刺

    46 《与于襄阳书》 唐·韩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
    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

    古文观止书信议论用人

    47 《相州昼锦堂记》 宋·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

    古文观止赞颂写人

    48 《六国论》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议论历史借古讽今

    49 《瘗旅文》 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古文观止祭文抒怀

    50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古文观止写人怀才不遇传记

    51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52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53 《哀时命》 先秦·庄忌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楚辞

    54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55 《若石之死》 明·刘基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
    若石帅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举辉,筑墙掘坎以守。
    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56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初中文言文赠言劝勉学习励志序文

    57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58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59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60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