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裔姓的诗词(17首)

  • 1 《凯歌(为壑相寿)》 宋·张榘

    双阁护仙境,万壑渺清秋。
    台躔光动银汉,神秀孕公侯。
    胸次千崖灏气,笔底三江流水,姓字桂香浮。
    十载洞庭月,今喜照扬州。

    2 《鹊桥仙(寿帅守硕人并引)》 宋·熊以宁

    某窃承帅阃太硕人顷自仙班,来瑞人世。
    诞弥喜届,庆颂骈臻。
    某仰讠乇门墙,用伸庆贺。
    辄成小词一,寄声鹊桥仙。

    3 《襄王不许请隧》 先秦·佚名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
    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今天降祸灾於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古文观止劝告寓理

    4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5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6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7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8 《吴刺史庙》 宋·王应麟

    城西有祠临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问之耆老此为谁,唐大历中吴刺史。
    刺史为民开陂湖,故迹犹传堰九里。
    年很小鼓报丰穰,决渠为雨润泽美。

    9 《露筋娘子诗(并序)》 明·王彝

    淮城小如盖,僻在湖草边。
    萧条城下路,昔有两婵娟。
    秋姿艳明月,相携良可怜。
    小姑泣向嫂,薄暮惨墟烟。

    10 《书意示子孙》 宋·陆游

    我阅人间久,深知理恶盈。
    孳孳训来裔,堇堇作儒生。
    仕勿卑曹掾,书才记姓名。
    茆茨不啻足,此外尽浮荣。

    11 《吕郡君挽词》 宋·张耒

    表海东侯长,分吴异姓王。
    世家端作合,华裔远相望。
    龙去孤神剑,雏成九凤凰。
    多情潘散骑,悼逝足文章。

    12 《采石月赠郭功甫》 宋·梅尧臣

    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
    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鱼上九天。
    青山有冢人谩传,却来人间知几年。

    13 《次韵张守惠山》 宋·陈造

    诗伯心如水,熊轓再护边。
    教条父老舞,姓字裔夷传。
    客到牵铃索,诗成仰屋椽。
    平吞云梦泽,聊酌隐之泉。

    14 《为老人寿苏盐》 宋·廖行之

    司寇家声远,开元相业尊。
    亚燕推手笔,刺暴赋箎埙。
    无逸隋图在,居延汉节存。
    二天公覆盖,六印气雄浑。

    15 《山河叹送刘左史归简州》 宋·魏了翁

    山河两戒南北分,天地一气华戎钧。
    譬诸指搐非害事,往往西体为不信。
    惟今愧虏相噬吞,人言雪耻兹其辰。
    盍驱卞庄刺刺虎,又嗾庐{捉去扌加犭}擒狡{皴去皮加兔}。

    16 《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 宋·陈藻

    老艾先生殁,骎骎四纪年。
    衣冠常叹惜,文字合刊传。
    东峦乃犹子,遗藁掇拾全。
    网山虽上足,无刀堪雕镌。

    17 《过袁村》 宋·袁说友

    在昔有袁村,今到袁村路。
    峰傍呼父老,同姓亦三数。
    贵贱本无种,苗裔有疏附。
    我家建家派,一经立门户。
    安用黄金籯,守此青简蠹。
    庶几亢吾宗,百世传儒素。
    作诗示云来,聊并城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