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斋的诗词(152首)

  • 81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寂静无所为,宴坐观我天。
    此心俨不动,岂即非圣贤。
    孰谓轲也死,斯文遂无传。
    凤麟有嘴角,煎胶寄遗编。

    82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血气少未定,所见恨浅局。
    百炼至老成,精力已不足。
    所□著法言,纪事篡实录。
    向来窃有志,迟回未欲速。

    83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蛇鼠必夜出,鸱鸮以暗鸣。
    有时亦不然,白昼或纵横。
    风俗昔忠厚,文物当承平。
    一夫负微惹,不逃清议评。

    84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孤灯阅近史,伤哉宣靖中。
    起兵破中原,不在鸭绿东。
    乃在江之南,临川一老翁。
    文高学本僻,行急名骤穹。

    85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明的七袠开,头白焉用悲。
    佚乐或早死,老穷君勿嗤。
    幼小入学堂,忆我十岁时。
    堂宇化为灰,无复同学儿。

    86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钟动市声绝,夜禁严鞭笞。
    独许浮屠氏,饶呗恣□□。
    □□有病死,信巫不信医。
    既死又信佛,佛事殊不赀。

    87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灵运永嘉日,玄晖宣城时。
    池草既清唱,窗岫亦妍辞。
    郡胜山水媚,心赏良足怡。
    庙廊有颜沈,味合深己知。

    88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如仁故宜褒,小器自当贬。
    圣言存至公,功罪岂相□。
    □□微此人,孰御匪茹{狂王换严}。
    归坫备大夫,亦已越绳检。

    89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里选出井田,贤能贡王都。
    亦有起农畔,在官为胥徒。
    河汾著中说,明明析二途。
    鞭算尚察此,废吏宁用儒。

    90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欲雨雨不堕,谓晴晴无期。
    秋阴白日暗,黯淡寒云垂。
    华盛不长保,百卉忽已衰。
    萧飒枯草中,嘉菊遗妍姿。

    91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齐梁陈隋诗,真可以不作。
    至如晋宋间,渊明可无学。
    盲统集文选,似以刖报璞。
    后生今寒蝉,焉识独唳鹤。

    92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寒士足奇士,贵人多俗人。
    俗人尚自可,盗贼乘风尘。
    子美客长安,悲歌惊鬼神。
    柄国者谁子,曲江近前嗔。

    93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吾所学诗伯,近世惟二陈。
    稍换后山骨,复写简□□。
    □□足活法,亦复窥天珍。
    妙年张文潜,晚节吕居仁。
    书名始画屋,但疏勿与亲。
    雍容曳绅裾,彼为何等人。
    去去白云外,保此诗酒身。

    94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江上枫已丹,林中橘犹绿。
    天寒百骸痛,抱膝玩幽独。
    生世六十年,鲜荣足忧辱。
    赋归弃空庐,惜此数竿竹。

    95 西斋秋日杂书五首》 宋·方回

    居城近城门,前市后山郊。
    质明沸柩鼓,彻夜喧僧饶。
    暑病人死多,当此秋夏交。
    盐米哄贾贩,杖絰酸哀号。
    倏忽异存殁,所争常毫毛。

    96 西斋秋日杂书五首》 宋·方回

    高树夕影疏,老荷秋气馥。
    雨余绚斜照,寓此池上目。
    鸣蝉一何厉,坐叹白日速。
    东家失其儿,忽骇邻妇哭。
    归兮空山中,幽啸抱吾独。

    97 西斋秋日杂书五首》 宋·方回

    闲闲闭园门,默默坐书室。
    幽幽绝来人,寂寂度长日。
    苦桃何累累,秋颗压枝密。
    桃苦不可食,熟烂未忍摘。
    时闻落地声,诗思若有得。

    98 西斋秋日杂书五首》 宋·方回

    百间以买屋,万卷以买书。
    书多读不既,屋宽住有余。
    彼索子钱者,日夜号庭除。
    勇锐割此物,煎迫姑少纾。
    老勿费眼力,村墟亦可居。

    99 西斋秋日杂书五首》 宋·方回

    对奕不如观,观不如听声。
    独坐无来客,小轩秋雨晴。
    思之有百忧,不思了无情。
    万有皆外物,世重我所轻。
    默数前死者,愧兹今独生。

    100 西斋不寐三首》 宋·方回

    夜卧户不闭,夫岂无窥觎。
    偷儿定知我,空室一物无。
    向来穷太守,解官五载余。
    小儿近挈累,故乡已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