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昆体的诗词(40首)

  • 1 《冶春口号(七首·寄昆山袁、吕、郭三才子)》 元·杨维桢

    南朝宫体袁才子,更说西昆郭孝廉。
    自是《玉台》新句好,风流无复数《

    2 《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魁读书岩赋水调歌头调)》 宋·刘克逊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已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

    重阳节饮酒抒怀思乡

    3 《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状元读书岩)》 宋·章谦亨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以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重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

    4 《还王编修诗卷》 宋·陈造

    奕奕长篇间短吟,子綦天籁伯牙琴。
    几人不溺西昆体,老我亲聆正始音。
    得宝浑惊探骊颔,换金当复售鸡林。
    还诗正恐非子助,昼易忘饥夜易深。

    5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6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7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8 《乐语》 宋·王义山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
    颂声交作,协气横流。
    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9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宋·苏颂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
    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
    潜心四纪不知倦,间日讲解时寻温。
    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

    10 《冶春口号七首》 元·杨维桢

    今年腊底无残雪,却是年前十日春。
    骑马行春桥上路,密梅花发便撩人。
    吴下逢春春思浓,不堪花发馆娃宫。
    吴山青青吴水白,愁杀江南盛小丛。

    11 《西江月(送腊茶答王和父)》 宋·夏元鼎

    万汇阳春吐秀,争如雀舌含英。
    先天一气社前升。
    啖出昆仑峰顶。
    要得丁公煅炼,飞成宝屑窗尘。
    蜜脾神用脱金形。
    送与仙翁体认。

    12 《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 宋·方回

    飞鸿离鱼网,玉石有俱焚。
    冥冥岂无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赵广汉,谁欤哀王孙。
    粹然东南稟,顽薄推廉敦。

    13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14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15 《鹦鹉赋》 两汉·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
    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

    辞赋精选宴会咏物写鸟

    16 《大招》 先秦·屈原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冥凌浃行,魂无逃只。
    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楚辞

    17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8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19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20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