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言词者的诗词(212首)

  • 81 《次韵渊明饮酒诗:》 宋·张耒

    我欲常饮酒,俗事苦夺之。
    饮酒不得醉,何如未饮时。
    颠倒众讥笑,佳处正在兹。
    念此虽杜门,浊醪日常持。

    82 《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 宋·金君卿

    圣门高弟游渊源,当时所得惟十贤。
    科张言行政与学,兼此四者谁能然。
    公含天资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谟全。
    轩昂盛时进以道,行高德钜齐回骞。

    83 《述行赋》 两汉·蔡邕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时梁翼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
    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辞赋精选纪行抒情

    84 《晁子西寄诗谢酒,自言其家数有逝者,词意悲》 宋·范成大

    我读晁子诗,十语九慨伤。
    长川日夜逝,鬓发空苍浪。
    君家出世学,无生亦无亡。
    乡谓法幢立,何乃槁木僵

    85 《和沈子美梅诗》 宋·王洋

    一气如权衡,俯仰在缇室。
    鼓行橐籥间,草木俱应律。
    物物各有长,辈行皆屈膝。
    谁能长百花,寒梅最先密。

    86 《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 宋·赵令

    夫传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
    以不载于本集而出于小说,或疑其非是。
    今观其词,自非大手笔孰能与于此。
    至今士大夫极谈幽玄,访奇述异,无不举此以为美话。

    87 《自尤》 宋·苏洵

    五月之旦兹何辰,有女强死无由伸。
    嗟予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寿夭固无定,我岂以此辄怨人。
    当时此事最惊众,行道闻者皆醉辛。

    88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纳兰昔御仪鸾殿,曾以宰官三召见。
    画栋珠簾霭御香,金床玉几开宫扇。
    明年西幸万人哀,桂观蜚廉委劫灰。
    虏骑乱穿驿道走,汉宫重见柏梁灾。

    89 《赠广都寓舍贤妇二喻诗》 宋·顿起

    尝闻赵清献,恤孤慰亡友。
    至今西蜀人,谈美不容口。
    二喻出儒家,清贫一无有。
    零丁依老姑,破屋僧堂后。

    90 《酬随子直十五兄》 宋·郑獬

    通州穷并大海涯,厥壤不毛坤德亏,床下矍索穴蟛蜞。
    我初来居常吟悲,见君颜采方伸眉。

    91 《采诗官-监前王乱亡之由也》 唐·白居易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
    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
    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92 《遇物感兴因示子弟》 唐·白居易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
    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
    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
    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

    93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94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95 《偶然作六首》 唐·王维

    楚国有狂夫。
    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
    行歌南陌上。

    96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 宋·黄公度

    龙纪膺图代,龟书出洛年。
    人文初炳焕,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篱缺,诸儒门户专。
    天将扶古道,岳始降名贤。

    97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唐·钱起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98 《和乐天赠樊著作》 唐·元稹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
    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
    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99 《江行无题一百首》 唐·钱珝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

    100 《蝶恋花》 宋·赵令

    数四乘间遂道其衷。
    翌日复至,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
    然而崔之族姻,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媒而求娶焉!张曰:予始自孩提时,性不苟合。
    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