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日工的诗词(106首)

  • 1 《南山诗》 唐·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写山

    2 《计友载酒沧江海棠下公许以上寿亲庭不克与胜》 宋·程公许

    杜陵老翁身转蓬,浣花溪头诗更工。
    向来隐语最沉著,锦宫化里看晓红。
    想当绕树经营时,吟思拍拍春醅农。
    重跗叠萼今胜昔,五百年远谁为容。

    3 《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宋·张耒

    战国韩余壤,王畿汉旧京。
    南围山峙秀,东泛洛浮清。
    女几荒遗庙,宜阳认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战有榛荆。

    4 《适斋先生续乐天达哉行因继其后诗虽不工聊抒》 宋·姜特立

    乐天吾所敬,挂冠方一年。
    家事能几何,处置有后先。
    始卖南坊园,次卖东郭田。
    末乃货其庐,缗钱可三千。

    5 《辛巳仲冬二日冬至孟冬晦日偶成》 宋·释文珦

    天地一阴阳,推迁见短长。
    后朝方反复,此月谩称良。
    萍梗余浮迹,桑榆借晚光。
    有龟还懒卜,唯觉好支床。

    6 《醉蓬莱(魏相国生日)》 宋·赵善括

    正槐堂日永,梅雨消尘,麦天摇翠。
    天祐昌辰,诞中兴嘉瑞。
    秀伟标姿,从容谋断,笑吐平戎计。
    汉节归来,边尘扫净,鼎司荣贵。

    7 《生日和聂吉甫》 宋·文天祥

    青蒲花未老,黄竹笋初生。
    细味诗工部,闲评字率更。
    大江流日影,时鸟说春荣。
    共作千年计,身谋政自轻。

    8 《次韵王山甫春日出郊探梅》 宋·王之道

    倚竹有佳人,天寒玉肌温。
    永怀经年别,及此春日暄。
    幽閒谁与娱,依依映丘樊。
    计台二三友,才高工拨繁。

    9 《二日晚得少空偶阅杜集无何坠火焚者数叶谨成》 宋·赵蕃

    去年鼠齧涪翁文,今年火攻少陵诗。
    虽云成毁有定数,天意于此可逆知。
    我之所嗜何足计,上有先墨颜之姿。
    况渠诗本贯忠义,在处神物宜护持。

    10 《出寂照行至书馆》 宋·张镃

    茅屋鸡声过日中,热云蒸雨转无风。
    形劳自背当年说,句快全夸近日工。
    破院未成投宿计,枯田犹觊入秋丰。
    情知必没扬雄宅,看竹何妨揖主翁。

    11 《明日复理梦中意作》 宋·陆游

    白尽髭须两颊红,颓然自以放名翁。
    客从谢事归时散,诗到无人爱处工。
    高挂蒲帆上黄鹤,独吹铜笛过垂虹。
    闲人浪迹由来事,那计猿惊蕙帐空。

    12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13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古文观止写人故事寓理

    14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5 《荆轲刺秦王》 两汉·刘向 编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16 《越州赵公救灾记》 宋·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饥荒

    17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18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19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20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