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议驳的诗词(9首)

  • 1 《驳复仇议》 唐·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古文观止议论

    2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唐·权德舆

    文行蕴良图,声华挹大巫。
    抡才超粉署,驳议在黄枢。
    自得环中辨,偏推席上儒。
    八音谐雅乐,六辔骋康衢。

    3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4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5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6 《赠朱逊之(并引)》 宋·苏轼

    元祐六年九月,与朱逊之会议于颍。
    或言洛人善接花,岁出新枝,而菊品尤多。
    逊之曰:“菊当以黄为正,余可鄙也。
    ”昔叔向闻鬷蔑一言,知其为人,予于逊之亦云。

    7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宋·王禹偁

    太岁在辛卯,九月万木落。
    是时太阴亏,占云臣道剥。
    王生出紫微,谴逐走商洛。
    扶亲又抱子,迤逦过京索。

    8 《寄章徵君》 宋·杨亿

    水陆都无数舍程,鱼符龟印苦相萦。
    梦魂长绕龙门坂,姓字终悬月旦凭。
    鲍室清琴应独抚,融樽渌醑共谁倾。
    春深诗石苔衣驳,雨过书斋草带生。

    9 《读史》 宋·李覯

    子长汉良史,笔锋颇雄刚。
    惜哉闻道寡,气志苦不常。
    心如虫丝轻,随风东西扬。
    一事若可喜,不顾道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