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吊李台卿(并叙)》 宋·苏轼
李台卿,字明仲,庐州人。
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学强记,罕见其比。
好《左氏》,有《史学考正同异》,多所发明。
知天文律历,千载之日可坐数也。
102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宋·苏轼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
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103
《送僧归护国寺》 宋·晏殊
海峤黄金刹,安禅不记秋。
来膺臣宰召,归泛越人舟。
达性融三界,随缘极四流。
还持双股锡,拂藓坐岩幽。
104
《秋枝如残人》 宋·王安石
秋枝如残人,颜色先憔悴。
微寒吹已空,性命一何脆。
宁当记畴昔,葩叶相妩媚。
岁行谁使然,好杀岂天意。
105
《上书乞祠辄述鄙怀》 宋·陆游
干禄本代耕,穷达敢自必?早遇高皇帝,九品对宣室。
妄怀犬马心,嫠纬不暇恤。
上恩等天地,腰领免斧鑕。
旋属绍兴末,阳谷瞻出日,贱臣复何幸,便殿首造膝。
106
《呻吟》 宋·陆游
呻吟半岁掩柴扉,性命惟存气力微。
夙业岂能逃马麦,穷居赖是惯牛衣。
浊清且复分贤圣,今昨谁能论是非!一段光明君记取,要知无念是真归。
112
《赠杨荥阳》 明·高启
嘉陵美山水,亦复富文彦。
杨君产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艺林选。
客屈稷下谈,王邀邺中宴。
113
《书感》 宋·刘克庄
髧髦驰逐少年场,晚向深山学老庄。
名以马牛犹不校,嘲为豚犬极何妨。
性疏熟客来难记,意懒生书读易忘。
却笑痴人误标榜,贤愚千古共茫茫。
114
《又二首》 宋·刘克庄
不谓斯人夭,堂堂在目中。
曾参黄面老,肯恋黑头公。
性理天渊彻,荣华露电空。
独馀章奏在,圣主记遗忠。
115
《演雅二十韵》 宋·刘克庄
学道无所得,惟于鄙事能。
九帙后篇什,来世有公评。
岂未登社坛,直欲破刘城。
六言与七字,如九转炼成。
116
《禽言九首·姑恶》 宋·刘克庄
有鸟有鸟林间呼,声声句句唯怨姑。
夜挑锦字嫌眠懒,晨执帨巾嗔起晚。
老人食性尤难准,冰天求鱼冬责笋。
爷娘错计遣嫁夫,悔不长作闺中姝。
新妇新妇牢记着,人生百年更苦乐。
他时堂上作阿家,莫教新妇云姑恶。
119
《题李公麟山庄图〈并叙〉》 宋·苏辙
伯时作《龙眠山庄图》,由建德馆至垂云沜,著录者十六处,自西而东凡数里,岩崿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胜金岩、宝华岩、陈彭漈、鹊源。
以其不可绪见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为之记,又属辙赋小诗,凡二十章,以继摩诘辋川之作云。
120
《和子瞻铁拄杖》 宋·苏辙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壑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嶮安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