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恨的诗词(603首)

  • 381 《今别离》 清·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别离

    382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清·朱彝尊

    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
    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
    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
    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

    婉约写景写人相思

    383 《金缕曲二首》 清·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友情

    384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清·纳兰性德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婉约重阳节叹息怀念

    385 《感旧四首》 清·黄景仁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婉约闺怨孤独

    386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 唐·薛昭蕴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婉约离别相思

    387 《薄幸·淡妆多态》 宋·贺铸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与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

    婉约爱情

    388 《金缕曲词二首》 清·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婉约友情故事

    389 《夺锦标·七夕》 元·张埜

    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
    冉冉鸾骖鹤驭,桥倚高寒,鹊飞空碧。
    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
    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婉约七夕节抒怀感慨

    390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宋·蔡松年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
    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豪放向往隐居

    391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392 《柳子厚墓志铭》 唐·韩愈

    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古文观止墓志铭哀悼赞颂

    393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394 《题墨萱》 元·孙华孙

    慈亲畴昔倚门时,曾记忘忧慰别离。
    孤子恨无怀橘日,十年肠断树萱诗。

    清明节思乡

    395 《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 、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妇女礼教爱情

    396 《芙蓉女儿诔》 清·曹雪芹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长诗

    397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398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399 《咏滇茶》 清·陈维崧

    胭脂绣缬,正千里江南,晓莺时节。
    绛质酣春,红香宠午,惟许茜裙亲折。
    晓印枕痕零乱,浅晕酒潮明灭。
    春园里,较琪花玉茗,娇姿更别。

    400 《吊鉴湖秋女士》 近代·柳亚子

    恶耗惊传痛哭来,吴山越水两堪哀!
    未歼朱果留遗恨,谁信红颜是党魁!
    缺陷应弥流血史,精魂还傍断头台。
    他年记取黄龙饮,要向轩亭酹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