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切的诗词(170首)

  • 1 《挽薛艮斋》 宋·徐定

    今古名流特地奇,生平学术得真师。
    缵将管乐为操蕴,论切周唐入设施。
    经理远橅循中道称藩麾。
    堪惊四十成埋玉,叹息襟期有未为。

    2 《徐仁伯侍郎挽诗》 宋·方岳

    诸老遗书在,情亲独考亭。
    学卑时俗陋,文起众人醒。
    壮笔扛周鼎,危言耸汉庭。
    群公俱避易,吾道未凋零。

    3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古文观止策论

    4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古文观止史论谋略

    5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古文观止史论写人

    6 《论诗三十首·十六》 金朝·元好问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评论组诗

    7 《论诗三十首·十七》 金朝·元好问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浪翁水乐无宫征,自是云山韶頀音。

    评论组诗

    8 《论语十二章》 先秦·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初中文言文学习哲理

    9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0 《论俗十二首》 宋·刘子翚

    震雷霹枯松,顽龙失其据。
    浮云三日雨,盈亩复他注。
    商羊舞未休,旱魃消何遽。
    稍宽人心切,仰荷天恩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