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讽持的诗词(32首)

  • 1 《观音诗》 宋·释契适

    金沙池袅玉莲馨,殿阁阶墀尽水精。
    云化路歧通万国,风飘舟楫济群生。
    座妆珪璧霜犹暗,衣缀珠玑月不明。
    若向险途逢八难,只劳心念讽持名。

    2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唐·杜甫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3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唐·杜甫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4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唐·杜甫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
    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
    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
    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5 《赠持《法华经》僧》 唐·齐己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
    吾师有口何所为,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
    乍吟乍讽何悠扬,

    6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吒之讽吟》 宋·程公许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寿,教爱如夙昔。
    晓然一梦阑,无复万里隔。
    了知恩爱缚,障我修行力。

    7 《伤王学士》 唐·沈佺期

    闭囚断外事,昧坐半馀期。
    有言颖叔子,亡来已一时。
    初闻宛不信,中话涕涟洏。
    痛哉玄夜重,何遽青春姿。

    中秋节月亮寺庙

    8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
    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
    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
    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

    9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送刘道士游天台》 唐·白居易

    闻君梦游仙,轻举超世雰。
    握持尊皇节,统卫吏兵军。
    灵旗星月象,天衣龙凤纹。
    佩服交带箓,讽吟蕊珠文。

    10 《句》 唐·李德裕

    检经求绿字,凭酒借红颜。
    君不见秋山寂历风飙歇,半夜青崖吐明月。
    寒光乍出松筱间,万籁萧萧从此发。
    忽闻歌管吟朔风,

    11 《下第寄池州郑员外》 唐·杜荀鹤

    省出蓬蒿修谒初,蒙知曾不见生疏。
    侯门数处将书荐,帝里经年借宅居。
    未必有诗堪讽诵,只怜无援过吹嘘。
    如今足得成持取,莫使江湖却钓鱼。

    12 《答客难》 两汉·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辞赋精选怀才不遇

    13 《滑稽列传》 两汉·司马迁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14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5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6 《殿廷初考圹同舍约共赋诗》 宋·五迈

    绍丑夏五初,皇帝下明诏。
    大廷许群英,虚心问道要。
    初考凡六员,同时赴宣召。
    宫讲絮斋子,典刑真克肖。

    17 《比干台》 宋·赵瞻

    九阍大坏一木支,势知不可诚不欺。
    商之三仁异所归,死谏不欲狂囚为。
    贤哉万世忠臣师,比干而已前其谁。
    谏不当显何所持,忠必爱君无拂辞。

    18 《陈节妇》 明·王祎

    妾生南海涯,窈窕如秋花。
    邻娃不识面,千里隔窗纱。
    一朝嫁夫婿,共在桐城住,门前有舶船,便欲为商去。
    欢好百年身,今年涉两春。

    19 《锦里卜筑诗》 明·赵善瑛

    锦里幽栖处,悠然远俗嚣。
    地偏车马少,山近市城遥。
    松竹连蹊径,藤萝掩屋茅。
    闭门穷典籍,修业问刍荛。

    20 《送李公恕赴阙》 宋·苏轼

    君才有如切玉刀,见之凛凛寒生毛。
    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吏同疲劳。
    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